• 82阅读
  • 0回复

救死扶伤的一面红旗——访朝鲜“千里马咸兴医学大学医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8-14
第5版()
专栏:访朝通讯

救死扶伤的一面红旗
——访朝鲜“千里马咸兴医学大学医院”
一九七一年五月七日,我们访问了朝鲜著名的“千里马咸兴医学大学医院”。院长同志热情地陪同我们参观了医院的主楼。他告诉我们,在三年祖国解放战争时期,这所医院为了不间断地为前线服务,一度曾转入地下,为抢救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伤病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在,这所医院已经成了咸镜南道的道立医院,拥有一千多张病床。
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一个个明亮的房间里,白衣战士们正在认真地给患者看病;一间间宽敞的病房里,病人们正在安静地休息;各种诊疗室里,医务人员正在为患者作心电图、脑电图、透视和理疗……。
多年来,这里的红色医务工作者们,遵循着朝鲜劳动党的医疗卫生路线,发扬了革命精神,冲破了一道道“不可逾越”的“极限”,治愈了一例又一例的“不治之症”,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创造了许多可歌可颂的动人事迹。
“一定要让他用双手接过党证”
一九六九年十月十六日上午九时许,一辆救护车飞快地开进了咸兴医大医院,车上躺着一位右臂从肩下被机器切断的青年,由于流血过多,正处在昏迷状态。接着,另一辆车运来了这位青年刚刚断掉的右臂。
医生们立即投入了战斗。在双重千里马整形外科党支部书记的指挥下,一部分人进行急救,另一部分人当场开会,研究治疗措施。在会议上,大家的意见都集中在是否要将断臂再植的问题上。这时,一位老工人气喘吁吁地走进来说:“受伤的严浩文是新近入党的青年工人,今天是他入党宣誓的日子。为了以优异的生产成果庆祝这终生难忘的一天,他一大早就来到了工厂。不巧,机器发生了意外事故,他受了伤。你们一定要把他治好,让他用双手接过党证,这是我们工人们的期望!”老工人的一席话,有力地激励着与会的全体人员,他们一致表示:“我们决不能让这位新党员变成残废,决不能辜负工人阶级的期望,一定要把他的胳膊接活。”
共和国劳动英雄、外科科长申成禹一马当先,亲自担负起这次手术任务。他熟练地接通了一条条神经。这时,患者状况突然恶化,血压由八十,降低到六十、四十……。正在量血压的同志焦急地望着患者,脸上渗满了汗珠。“手术暂停!”没等他喊出口,窗外传来了宏亮的声音:“我们有血!”工人们早已挤满了手术室外面的廊道,关切地注视着医务人员的一举一动,他们坚决要求给阶级兄弟献血。医生告诉他们,血库早有准备,劝他们回去。他们硬是不肯,伸出了一只只胳膊,非献血不可。输血之后,患者的血压逐渐上升到七十,手术继续在进行着。
血管接上了,但是,不见血液流动。血管堵塞了。申成禹科长当机立断,决定重新作手术。经过短时间的紧张战斗,血管终于接通了。当严浩文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用自己的左手摸到刚接好的右臂时,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再植后的右臂能不能接活,还取决于手术后十来天的治疗效果,医疗人员日夜守候在严浩文的身边,十天的危险期过去了,没有出现任何反常的变化。谁知道,手术后第十四天,患者脸色突然变白,血压急剧下降。医生们立即会诊,断定是由于伤口出血引起的。他们马上采取紧急措施,使病人转危为安。从此,患者的病情一天天明显好转。
我们在参观医院的物理治疗室时,见到了严浩文。这位身强力壮的青年工人,正在进行理疗,以帮助再植的右臂更加迅速地恢复机能。我们看到,他那曾经断掉的胳膊已经能够自由地伸屈了,五个指头的动作也很灵活。他抬起再植后的右臂激动地对我们说:“我已经用自己的双手接过了党证!不久,我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劳动岗位了。”
瘫痪的学生重新站起来了
一天,咸兴医大医院收到了平壤市和川中学校师生们的来信,要求院方接受瘫痪学生郑泉丰入院治疗。信上说,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三日,美国强盗占领了郑泉丰的家乡,无辜地杀害了他的祖父——老矿工郑治录和祖母、哥哥、姐姐。小泉丰三岁那年,生病入院,由于遭到暗藏在医院里的阶级敌人的陷害,双腿瘫痪。多年来,一直是老师和同学背着他上学。
整形外科的全体人员,读着这封来信,心里燃起了对美帝国主义和阶级敌人无比愤怒的烈火,决定接受郑泉丰入院治疗,让他重新站起来,向阶级敌人报仇!
不久,郑泉丰被接到了医院。经检查,胯关节和膝关节僵死,小腿和大腿粘贴在一起;踝关节机能丧失,……。
在会诊过程中,有人提出进行骨科手术的方案,遭到李在煌医生反对。他说:“这样做,事情会简单得多,但是,这必将影响孩子的成长。”这时,朴永燮医生站起来补充说:“这不是一次普通手术,而是拿起枪同敌人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无论如何也不能伤害泉丰的骨头!”
会诊没有得出结论。下班后,李在煌和朴永燮躺在炕上,模仿着泉丰的每一个动作,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筋肉和关节的活动上。经过研究,他们决心打破惯例,通过延长筋的办法进行手术。在第二次会诊时,他们的意见被采纳了。
手术前,医疗小组的全体人员举行了誓师会,大家一致表示:“在反对美帝、统一祖国的神圣斗争中,一定要让郑泉丰和我们战斗在一起!”
几天后,进行了第一次手术。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手术顺利地结束了。这天夜里,医疗小组全体人员度过了一个不眠的夜晚,他们细心地注视着泉丰病情的变化,进行及时的护理。在病房外,还有更多的阶级兄弟,在为小泉丰恢复健康奔忙。在大家的热情关怀和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手术后三个星期,郑泉丰就拄着拐杖、叉开双腿站了起来。他面对着病房正面的金日成首相同志的画像,慢慢地扔下拐杖,热泪满面地哽咽着说:“金日成元帅,谢谢您!”这时,医生告诉他,再进行两次手术,他就可以自由地行走了。
郑泉丰站起来了!喜讯从咸兴传到平壤,从工厂传到农村,一封封贺信,从四面八方寄到了医院,送到了郑泉丰手里:“泉丰呵!你一定要经得住后两次手术的考验!我们已经作好了一切准备,要血,我们有血;要皮,我们有皮;要骨头,我们有骨头!”这些充满阶级友爱的来信,鼓舞着泉丰向疾病作斗争的勇气,使他胜利地经受了后两次手术的考验,终于用自己的双腿走出了医院的大门。
今天,在劳动党的亲切关怀下,郑泉丰正和同学们一道健康地成长,过着幸福的学习生活。不久前,他给医院寄来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我的最大志愿是将来当一名人民军战士,为赶走美帝,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保证使她们母子双平安”
一九六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午,千里马第二外科的急诊室里,送来了一位烧伤患者。全身烧伤面积占百分之七十四,其中三度以上的烧伤占全身的百分之三十五。病人脉搏不匀,呼吸急促,严重休克。闻讯后,正在吃饭的医务人员急忙赶回急诊室。副科长罗致云镇定而有力地说:“同志们!各就各位,准备抢救!”
患者名叫何春玉,是共和国劳动英雄赵炳术同志所在工厂的女工。在祖国解放战争中,她的父亲同敌人进行过多次顽强战斗,最后,为祖国和人民而壮烈牺牲。
老大夫李范胜听了工人同志的介绍,心情格外激动。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军医,想起了当年在战场上光荣牺牲的战友们。他斩钉截铁地说:“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要把她救活!”
当晚,第二外科的全体同志开会研究抢救何春玉的措施,大家争先恐后地要求接受最艰巨的任务。会上,组成了医疗小组,由李范胜和李顺福分别担任主治医生和护士。抢救何春玉的战斗打响了!
在诊治过程中,发现患者已经怀孕,给治疗带来了新的困难。按照常规,需要给病人进行人工流产。但是,医疗小组的同志们没有这样做。他们想:患者是烈士女儿,胎儿也是革命的后代,一定要保证她们母子双平安!
根据当时的文献资料,必须进行手术才能去掉烧伤部分的坏死组织和焦痂。但是,这将给何春玉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引起大出血。经医院领导研究,决定用咸兴医大讲师朴洙根多年研究的新方法,溶化焦痂。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治疗,证明这种新方法是有效的,病人身上的焦痂开始脱落了。
一九六九年除夕那天晚上,医疗小组全体人员通宵达旦地进行着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一九七○年元旦的曙光照进了医院的时候,他们投入了新年的第一场战斗——为何春玉作第一次植皮手术。医生们、护士们怀着抢救阶级姐妹的深厚感情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手术室:“我们要献皮!”有的人躺到手术台上,非得取下自己的一块皮,才肯起来。正在大家争着献皮的时候,一位医生忽然嚷了起来:“为什么非要我取你胳膊上的皮呢?”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护士李顺福的身上,她支支唔唔不肯回答。原来,她两条腿上的皮都已经取过了,现在是要献第三块皮。看到这种情景,大家含着激动的眼泪,半天说不出话来。这天,参加献皮的人明明是一百零九名,可是,移植在何春玉身上的皮却是一百二十四块!
阶级兄弟姐妹的皮,在何春玉身上迅速地生长着,她终于脱险了。
不久,何春玉怀着无限忠于朝鲜劳动党的一颗红心,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九七○年七月,她生下了一个七斤多重的男孩!
访问结束时,副院长金思甲谦虚而又豪迈地对我们说:“比起领袖和党的关怀,比起人民对我们的期望,我们的工作还仅仅是开始。我们今后要做的事情,比我们已经做过的,要繁重得多,艰苦得多。我们全院同志都正在为争取双重千里马医院的革命目标而努力!”
医务工作者们把我们送出门口,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们:“一定要向中国医务工作者转达我们的问候!”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