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阅读
  • 0回复

嘉兴县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 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机械化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9-01
第3版()
专栏:

嘉兴县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
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机械化建设
据新华社杭州三十一日电 地处浙江省杭嘉湖平原的嘉兴县,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遵照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伟大指示,依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机械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这个县百分之九十九的水田实现了灌溉机电化,机耕面积占水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五,稻麦脱粒机械化程度达百分之六十左右,农副产品加工基本上都使用了机械。今年以来,还开始推广、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台小苗带土插秧机。其他农业机械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社员群众更能精耕细作,同时扩大了复种面积。一九七○年,这个县一年三熟的农田面积扩大到三十一万九千多亩,粮食总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加一亿一千多万斤。多种经营也有了相应的发展,畜牧、蚕茧、水产等产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嘉兴县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经历了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批判了“国家出钱,农民种田”的谬论,坚持自力更生办农业机械化。他们从自己的斗争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依靠社、队集体经济的力量,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根本途径。曹庄公社在发展农业机械化中,一不向国家伸手,二不消极等待,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他们一方面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养蚕、养猪等副业生产;一方面加强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节约非生产性开支。经过一九六五年到一九六七年短短三年的努力,在完成国家任务,逐步增加社员收入的情况下,为集体提供了一百三十六万元的公共积累。他们从公共积累中拿出五十二万元,购买了一百零四台电犁,架设了八十五公里的电网,实现了耕作机械化;排灌、脱粒、农副产品加工,也都基本上使用了机器。县里积极总结和推广了曹庄公社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农业机械化事业向前发展。
嘉兴县委和革委会从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要办好农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事业,必须根据当地条件,从实际情况出发,放手发动群众,因地制宜地制造和推广农业机具。一九六九年,嘉兴县普遍推广了小苗带土移植新技术,生产条件发生了变化。高照公社贫农社员袁水根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用土办法创造了小苗带土插秧机,使机械化工作跟了上去。县委和县革委会发现了这个新生事物后,立即组织以高照公社贫下中农为主体的试验小组,克服很多困难,经过田间试插,证明机械性能良好。在这个基础上,为了成批制造,迅速推广,县领导又采取城乡一起发动,各行各业一齐动手,广大群众献计献策的办法,大批制造小苗带土插秧机,并且集中群众力量和智慧,不断改进,保证质量,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制造了一千三百多台,在今年春天投入了田间作业。使用这种小苗带土插秧机,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插秧质量,群众都很高兴。这个县大部分是河网地带,河流纵横,拖拉机来往行驶不便。县领导根据这里电力充足的特点,在河网地带改用电犁耕地。这种电犁既轻便、效率又高,深受群众的欢迎。现在,这个县已推广、使用电犁六百多台,全县机耕面积达到百分之三十五,主要是靠电犁。
嘉兴县除了加强县农机修造厂的领导以外,还发动各公社普遍办起了农机修配厂(站)。这些厂(站)以修为主,修配结合,为全县实现农业机械化,作出不少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