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密切联系群众的好“班长”——记中共本溪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丁元功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1-09-02
第4版()
专栏:

密切联系群众的好“班长”
——记中共本溪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丁元功同志
在辽宁东部的长白山区,太子河畔,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身穿军装,背着挎包的老战士,从一个村庄走向另一个村庄。他到那里,就在那里搞调查研究,就和那里的群众干在一起,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解决问题。他,就是沈阳部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某部副政委丁元功同志。
丁元功自从担任本溪县革委会主任、县委书记以来,把解放军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到了地方,带领“一班人”长期深入实际,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经过广大群众的团结战斗,落后的本溪县变成了辽宁省的先进单位。
事事为了群众
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日,丁元功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被结合进本溪县革委会那天,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他想:自己由旧社会一个童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干部,每前进一步都靠的是党和毛主席的教导,群众的帮助。今后要为人民掌好权,一定要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把部队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带进革委会,心里时刻想着群众,行动上事事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第二天,他就带头深入社队,进行调查研究。
春节前夕,冰天雪地,为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丁元功带领着革委会的全体成员,背着背包,高举红旗,沿着崎岖的山道,到偏远的山村,访问广大贫下中农。
丁元功在解放战争中,被蒋匪的子弹穿透了前胸,现在还留下暗疾。这些天长途行军,伤口时时作痛,加上严重的胃病疼得他坐立不稳。但是,他和大家一起爬大山,啃窝头,吃咸菜。他把个人的病痛放在一边,时刻想着人民群众。
钻进魏卜大队领导班子里的坏人,借清理阶级队伍之机,打击迫害贫下中农。丁元功听了,连夜赶到魏卜。经过调查,发动群众揪出了坏人,给受打击迫害的贫下中农平了反。老丁一迈进遭受迫害的贫农社员刘恒梅的家门,就给她戴上了金光闪闪的毛主席像章,紧握着刘恒梅的双手说:“都怪我们来晚了,叫你受苦了。……”刘恒梅含着激动的热泪说:“不,不!你们来得太是时候了,革命政权的领导真是我们的亲人哪!”
这件事,使老丁深受教育:要真正关心群众,就要关心在根本上,倾注全力加强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他经常找群众和干部谈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个大队的革委会主任犯了错误。有人主张把他撤换了事。老丁想: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干部难免犯些这样那样的错误。领导的责任,应该是帮助干部找到犯错误的原因,接受教训,改正错误,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学会用毛泽东思想掌权。他亲自登门找那个同志谈心。经过多次帮助,收效不大,和老丁一起去的同志都有些不耐烦了。老丁说:“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只能热情帮助,不能丢开不管。多争取一个同志参加战斗,就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多增加一份力量!”后来,他就一次再次地和这个干部一起忆苦思甜,提高他的阶级觉悟;和他一起调查本村解放以来的两条路线斗争史,分析了这个村八任党支部书记执行路线的情况,终于使这个同志觉悟了。后来,这个干部痛哭流涕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群众,发动群众奋起和阶级敌人展开面对面的斗争,迅速揭开了本大队的阶级斗争盖子。在两条路线斗争中,这个干部成长为市、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
集中群众的智慧
本溪县地处长白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土薄石多打粮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农业生产发展很慢,长期吃返销粮。县革委会成立以后,也有人对改变这种落后局面信心不足,说什么:“生就的骨头长就的肉,要变实在不容易。”但是丁元功却不这么想。他常常说:本溪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难道我们能让这种局面继续下去吗?难道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三十万人民就没有能力来改变这种局面?
丁元功怀着改变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风里来,雨里去,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踏遍了本溪县的沟沟坡坡,全县一百四十七个大队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东营坊公社的红铜沟生产队,在靠近原始森林的深山峡谷里,田野中石多土薄,一眼望去白花花,犁杖下地当当响,一步一抬犁。社员们辛辛苦苦干一年,粮食亩产才一百多斤。广大贫下中农日夜都在想着改变这个穷山沟的面貌。一天,老队长于凤久来到了七八里外的深山老林,看着一踩稀暄的腐植土,不由的闪出一个念头:要是把地里的石头拣走,把这肥土垫到地里,粮食准能增产!他回到队里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社员们,有的说:“这是一个好办法。”可也有的说:“办法好是好,来回十几里地,得挑几百年才能把地垫完!”这时,老丁来到了红铜沟,到地里跟社员并肩劳动,热情地鼓励大家说:“要改天换地,就要拿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革命精神!”
红铜沟的男女老少打响了改土造地的战斗。全村的老人、小孩,都来到地里拣浮石;女青年组成的“铁肩膀战斗队”和“青年猛虎队”挑土垫地。广大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毛主席关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教导,使老丁的信念更加坚定:“只要集中了群众的智慧,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要改变本溪县的穷困面貌,就要依靠群众,发掘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大力发扬这种新愚公的精神。”于是,他走到那里讲到那里,到处宣传红铜沟的革命精神。
举起一面旗,带动一大片。红铜沟愚公移山的精神,鼓舞着全县广大群众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奋发图强,改变落后面貌的先进事迹,到处涌现:兰河峪公社小石湖生产队,创造“丰产坑”,在石砬子上刨坑垫土种庄稼;田师傅公社大堡大队,在“石人山”上修梯田;富家楼子公社马家沟大队,治服了山坡“串皮水”……全县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滚滚向前。
深山区的早霜,是本溪县农业生产中的一大灾害。多少年来,往往是已经丰收在望,一场早霜就把快成熟的庄稼给毁掉了。老丁为了带领群众战胜霜灾,到处奔走,总结防霜抗霜经验。秋天刚到,他就来到历来遭霜严重的田师傅公社八楞树生产队蹲点。
清晨,气象站发出了早霜预报。丁元功就象当年接受战斗任务那样,马上带领干部群众背秫秸,割蒿子,在十几里长的深山沟里摆下了篝火阵。然后和大家一起坚守在山坡地头观察霜情。深夜,老丁看到包米叶上的水点逐渐增多起来,立即敲响锣鼓,发出战斗命令,点燃起上千堆篝火。地面上浓烟滚滚,庄稼好象盖上了薄被。严霜降服了,庄稼得救了!一九六九年,在三次严重的早霜袭击中,本溪县粮食生产仍然获得了丰收。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
革委会副主任吴瑞卿到省里参加卫生工作会议,没等会议结束,就把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精神写信告诉给丁元功。信上还提出了贯彻会议精神的方法、步骤,并建议等她从省里一回来,马上就召集公社干部和医务人员开会。
丁元功看到吴瑞卿的来信,为了给这次会议作好思想准备,他领着县卫生组的同志到下面做调查研究。
当他们来到山城子公社碱厂堡大队的时候,正赶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煤气中毒事故。在场的贫下中农和医务人员都积极地抢救阶级弟兄,可是在这里参加劳动的医训班的一些同志却若无其事。接着,丁元功又亲自分析了一个生产队的医疗卫生情况,走访了十四个多年患病的贫下中农社员,从他们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医疗卫生工作中两条路线斗争的情况。他感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个根本问题,贯彻落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就是要加深医务人员对人民群众的阶级感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有了第一手材料,丁元功对怎样传达、贯彻省里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心里更有底了。吴瑞卿回来以后,丁元功听了汇报,并和她共同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的教导,亲切地对她说:“我们贯彻上级指示,不能简单地照抄照转,而要按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样才能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毛主席革命路线。”然后又和她一起调查了四个公社的医疗卫生工作状况,取得了共同认识,一块起草了落实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的措施。
这次会议由于抓住了要害,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思想觉悟和路线觉悟,大家都以两个“极端”为标尺,主动送医上门,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他们给贫下中农看病,不仅要查清是什么病,怎么得的,还把治病的过程,当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过程,提高路线斗争觉悟的过程。高山区的甲状腺肿,是当地危害最大的地方病,多年来都没有找到治疗办法。如今,偏岭公社医院医务人员,把贫下中农的疾苦当作自己的疾苦,刻苦钻研,反复试验,创造了治疗甲状腺肿的特效药,为广大群众解除了痛苦,为抓革命、促生产立了新功。
在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田师傅公社计划修水平梯田四百亩。开工后,群众干劲十足,进度很快。公社干部看到这种喜人景象,就两次修订计划,增加指标。老丁来到这里,公社干部指着层层水平梯田,对他说:“群众的劲头越来越足啊,我们的计划已经增加到六百亩!”老丁当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先到群众中去做调查。他发现有的生产队虽然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仍然感到劳力不足;有的生产队因为修梯田上的人多,积肥比往年有所减少;有的生产队为调配劳动力还发生了一些矛盾。群众反映说:“修梯田是个好事,要是安排不当,不仅挤了当前,也会影响长远。”
发现这些情况以后,老丁便找公社干部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在订计划的时候,必须发动群众,注意留有充分的余地”的教导,语重心长地对干部们说:“群众的积极性越高,领导的头脑就越要清醒,越要注意爱护群众的积极性。必须把良好的愿望同实际可能结合起来考虑。不然,就会注意到一种主要倾向而没有注意到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老丁帮助公社从实际出发安排了水平梯田的建设计划,既保证了其他生产用工,还完成了修建五百四十亩水平梯田的任务。
一 分 为 二 看 自 己
丁元功日夜为全县人民操劳。他家离革委会只有几里远,爱人长年有病,他很少回去;而贫下中农要是有个大小事情,他却时时放在心上。贫下中农说:“老丁真是一个心眼为群众啊!”可是,丁元功却总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够,在群众里经常自觉斗私。他常说:“要做好领导工作,必须坚持照好两面镜子。一面是毛主席的教导,从中找方向;一面是群众意见,从中找差距。只有一分为二看自己,才能带领群众向前进”。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久才峪和碱厂堡两个大队,是地挨地垄挨垄的老邻居。丁元功到久才峪蹲点时,发现了不少问题。有的队学大寨只抓表面,不抓根本;有的队学碱厂堡只想比庄稼、比产量,在和碱厂堡搭界的地边上猛上粪。看到这种情形,老丁和大队革委会主任李占臣共同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教导,对李占臣说:“老李啊,我们学大寨赶先进,一定要走突出政治的道路,可不能光往产量上使劲啊!”李占臣说:“你这话也很对,可是到时候产量上不去,你也不会让劲啊!”
几句话深深触动了老丁。去年秋天他到久才峪工作,发现这里的庄稼比碱厂堡矮一节,就不加分析地批评了他们一顿。联想过去,老丁感到久才峪的问题,正是自己突出政治不够的反映。带着这个问题,他认真地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他用毛主席的教导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第二天就在大队革委会里做了自我批评。开社员大会时,老丁也把自己摆进去,亮私斗私,发动干部群众对照大寨和碱厂堡找差距,提高到路线斗争的高度进行分析,增强了干部群众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自觉性,使大队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去年,省革委会发出“学大寨,赶昔阳,打胜农业翻身仗”的号召。县革委会决定继续推广抬土垫地、修梯田、挖丰产坑等行之有效的措施。丁元功想:全县打好农业翻身仗,只要抓好这三项措施,问题就不大了。那知当决定一传达到群众中以后,就听到群众反映说:“三项措施应该抓,我们能不能想得更远点,把太子河也管起来。”有的群众说:“林县能修红旗渠,我们就不能根治太子河?”
带着群众出的题目,老丁和革委会成员分头到太子河两岸进行调查。偏岭公社法台大队六十多岁的老贫农王大爷,指着被河水冲毁的大片农田,痛心地说:“多少年来,洪水逼得我们躲躲闪闪,种点地总是提心吊胆,太子河不治怎么行啊!”听到群众的呼声,老丁心情激动。他对一起参加调查的革委会副主任赵国强说:“群众想的就是比我们远啊!群众已经走到了前面,我们的脚步却停留在改土造地的三项措施上。”后来县革委会经过反复调查了解,做出了彻底根治太子河的决定。
一场制服洪水、变害为利的战斗,在太子河两岸打响了!县革委会领导成员亲临第一线,率领全县七万多人修水库,筑塘坝,建排灌站,搞支流引水,三个多月完成了四十多万土石方工程,使沿河两岸一万多亩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广大社员群众喜笑颜开地说:有好的领导班子给我们带路,我们治山,山低头;治水,牵着龙王鼻子走,穷山沟也能叫它变成米粮川!
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丁元功和“一班人”,在三大革命斗争中团结战斗,锻炼成长,带领全县人民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