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爱民井”和“爱民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02
第4版()
专栏:

“爱民井”和“爱民桶”
人民解放军某部三连在太行山区北关村执行任务期间,和这里的贫下中农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一天夜里,连队接到上级的命令,第二天就要到另一个地方去执行新的任务。三班长向文远想,明天一早要离开这里,该送件啥礼物表表心意呢?这时,他想起了村东头那口井的历史。
一九四一年冬,八路军某部来到北关村,发现这个村没有水井,吃水要到十几里地以外去挑。为了帮助群众解决吃水问题,八路军战士利用战斗的空隙时间,在村东头打了一口十多丈深的水井。北关村的群众把这口井称为“爱民井”。二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吃这口井的水。解放后,虽然人口增加了,生产发展了,但是,他们仍然用手从井里拔水,这样既费力气,又耽误时间。
向文远想,我们不是要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的爱民传统吗?如果帮助社员在当年八路军打的“爱民井”上安一架辘轳,买两只铁桶,这可是件很有意义的礼物。他把这个想法给班里战友一讲,大家都说:“好!马上动手!”
向文远和战士小唐向连长请了假,冒着寒风,连夜下山进城买铁桶。副班长郭文华和全班战友找来材料,自己动手制做辘轳。等向文远和小唐买了铁桶赶回来,辘轳已经在井上安装好了。他们结好绳、拴上桶,试打了几桶水,才高高兴兴离开井边。
次日黎明,三连的指战员整装出发了。北关村的群众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当他们回到村里,才发现井上架起了新辘轳,又添了两只新铁桶。为了使大家永远不忘军民鱼水之情,他们用红漆在水井旁和水桶上写上了“爱民井”、“爱民桶”六个大字。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