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燕山深处新蚕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1-03
第2版()
专栏:

燕山深处新蚕乡
在燕山深处,有一个粮食、蚕桑同时迅速发展的先进单位——河北省兴隆县北水泉公社。
北水泉公社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一九六四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北水泉公社党委根据山区的特点和本公社的情况提出:要想农业彻底翻身,就得普遍植桑造林,这样既可固土保田,又能为国家多作贡献。但是,这个建议却受到一部分人反对。有的干部认为:植桑是一育二栽三年长,五年才能吃上桑,不如光搞现得利的副业,社员多分,自己也落个好。阶级敌人也趁机煽动:“宁搞现兑现,不搞看不见,爷爷栽桑孙子得,不合算。”
公社党委立即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开展讨论:“算盘珠朝哪边拨?是为国家多作贡献,还是只为个人赚钱?”大家狠批了阶级敌人散布的谬论,摆正了国家与集体、长远利益与眼前收入的关系,树立了为革命发展蚕桑的思想。广大贫下中农坚定地说:“一季栽桑辈辈养蚕,一代扎下幸福根,就能开出万代幸福泉。我们栽桑养蚕是为了更好地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发展集体经济!”
广大干部和群众提高了觉悟以后,他们派人到外地参观学习栽桑养蚕的经验,并且着手改良品种,把江南的大叶桑嫁接到寒冷的塞北。
开始时由于缺乏经验,头一次嫁接的一万多棵桑树只活了五十三棵。个别干部动摇了。一小撮阶级敌人急不可待地跳出来说:“这是劳民伤财白费劲!”公社党委认识到,这是两个阶级、两种思想斗争的表现,便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和干部学习毛主席关于“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的教导,并在五十三棵大叶桑树下召开现场会,共同总结经验,使大家认识到:桑树的成活率现在虽然不高,但它说明江南的大叶桑在寒冷的塞北能够“安家”。有了这五十三棵,就会有将来的千万棵。广大贫下中农打退了阶级敌人的进攻,帮助干部坚定了信心,再一次大胆试验,终于创造出多种先进嫁接技术,成活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这个公社地少人多,每人平均只有一亩山坡地。为了做到栽桑不占用耕地,经过群众讨论,决定以愚公移山精神开山栽桑。
开山植桑的计划刚一提出,一些人摇头说:“石包、石盖、土层薄,植桑根本不能活,这是费劲搭工瞎胡闹。”公社党委针对这种思想,引导大家发扬敢想敢干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觉悟。他们说:“只要我们苦干加巧干,不断总结经验,就能在山上栽好桑树。”
全公社十四个大队的党员、干部带领贫下中农和革命群众,奔向荒山秃岭。当时正是伏天,骄阳似火,石板烫脚,可是没有一个人叫苦。坚硬的石山,刨一镐,冒一股火星,划一道白印,很多人手掌磨出了血泡,虎口震出了血,但没有一个人喊疼。大家苦战一年,硬是在石山上凿出鱼鳞坑二万多个。他们又爬悬崖走绝壁,背来一篓篓黄土垫在坑里。
他们在愚公移山的精神鼓舞下,把两万多棵大叶桑栽到了立陡悬崖的北阳坡上。
七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干部、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更加振奋起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山上共挖鱼鳞坑十万多个,打坝一万多道,总长六百多里,把全公社三条大沟、六十八条支沟全部栽上桑树,共栽八十八万多株,平均每人一百五十棵。
现在,新栽上的大叶桑,已开始用来大量养蚕。全公社一九六六年试养半张蚕,去年已经发展到一百一十多张,产茧一万多斤。每年出售蚕茧的收入,为农业提供了购买大量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的资金。一张蚕产出来的蚕沙,还能喂一口大肥猪。猪多、肥多,全公社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纲要》。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