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万里高原变通途——记青海省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2-28
第3版()
专栏:

万里高原变通途
——记青海省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青海高原的交通状况发生了巨变:丛山峻岭中筑起了公路,大河激流间架起了桥梁。在那终年积雪的雪山上,蜿蜒盘旋的沙砾公路,象一条条金色的飘带,装点着大好河山;在农村、牧区、林场、矿山间,一辆辆汽车日夜奔驰。今天的繁荣兴旺,代替了解放前的闭塞荒凉。万里高原变通途,青海各族人民正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高歌猛进。
劈山开路绘新图
青海境内布满了深山峡谷,冰峰雪岭,戈壁草滩,大河激流,地形错综复杂。生活在这里的藏、土、回、汉、蒙古、撒拉和哈萨克等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因交通闭塞不得往来,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利用人民迫切要求筑路的愿望,强取豪夺,横征暴敛。那筑路蓝图上的条条虚线就象一根根吸血管,吸吮着各族人民的血汗。但是,到一九四九年青海解放时,高原上仅仅有四百七十二公里公路,而且早已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有的已被滚滚流沙淹得无影无踪。
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毛主席的声音传遍四面八方。人民解放军驻青海部队广大指战员和青海各族人民,组成了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他们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英雄气概,克服重重困难,劈开高山峻岭,战胜冰川、激流,征服流沙、泥沼,跨过唐古拉山和巴颜喀拉山,铺起了青海境内的青藏、青康两条宽阔的公路。随后,他们又在本省内筑起青新、宁张等几条公路干线,沟通了与西藏、四川、新疆和甘肃四省、自治区的交通,使青海与全国各地通了汽车。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青海各族人民在继续兴修省内公路干线的同时,又展开了改善各州、县交通条件的战斗。他们在各级党组织和革委会领导下,按照规划,奋力劈山筑路。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九七○年年初,筑路战斗打响后,公路边上的倒哇大队,有四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也到工地参加劳动,人们劝他们回家休息,他们不听,坚决地说:“我们能为自己的公路铲上一锹土,垫上一块石,心里也高兴。”这发自内心的语言,表达了群众的共同意愿。参加筑路的各族社员,顶风雪,冒严寒,艰苦奋战,两个月就完成了三十多万土石方。不到半年就筑起了一条横贯全县的五十五公里长的公路。
在高原上的一些偏僻角落里,也掀起了群众性的开山筑路热潮。互助土族自治县下河大队只有四十三户人家,零零落落分布在二十公里长的峡谷地带。这里,两边是陡峭的山峰,下面是滔滔的大河。过去,人们与外界来往,只有攀着石壁,踩着开凿不到一寸深的石窝爬上爬下,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惊涛骇浪之中。据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讲,从他记事起,就有十三人在这里葬送了生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激发了这个大队的社员改造山河的斗志。从一九六六年开始,他们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农闲大干,农忙少干,开始了筑路战斗。开工第一天,社员们用红漆在石崖上写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八个大字。这鲜红的大字,火炬一般照得人心明眼亮。从此,他们每天劈山不止,筑路不停,哪怕隆冬寒风吹破了手,酷暑烈日晒爆了皮,也全然不顾。负责爆破的社员,打炮眼没处站脚,就用绳子拴在腰里下悬崖凌空作业;爆破后的悬石下不来,就装成手雷式的炸药包,点着导火索,抛到石头缝里,继续爆破。他们经过五年奋战,一条二十公里长的公路在悬崖绝壁上修筑起来了。今天,下河大队的面貌已经大大改观。由于有了公路,化肥运来了,水轮泵站建起来了,大部分旱地改成了水田,过去的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
在青海高原,各族人民就是这样改变着交通闭塞的面貌。现在,全省已有公路干线一万四千多公里,加上各州、县、社、队修筑的公路,已经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运输网。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全县二十二个公社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大队已经通了汽车,有十个公社通了循环班车。
江河源头架“长虹”
青海高原,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这两条我国最大的河流,在青海境内支流密布,水势湍急。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青海建桥工人,却闯过了一个又一个天险,在江河源头和各条支流上架起了一座又一座“长虹”。
通天河,在巴颜喀拉山南麓,是长江源头的主流。这条河,由拔海五、六千米的雪山冰峰上的千溪万壑汇集而成,源高流急,水深浪大,两岸尽是悬崖峭壁,险滩怪石。过去,人们说:“走遍天下路,难过通天渡。”但是,青海省公路处第一工程队却征服了它,今天,通天河再也挡不住各族人民的往来了。
第一工程队是一九六○年开始架设通天河大桥的。在施工中,工人们发扬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跳进激流,围堰筑堤,迫使河水临时改道,用“下沉井”的办法,把桥墩从几丈深的水底砌出水面。为了早日建成大桥,架桥工人们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在那五、六层楼房高的桥架上,坚持冬季施工。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长江上游雄伟壮观的第一桥胜利建成了。在举行通车典礼那天,通天河两岸的藏族同胞兴高采烈,跃马而来,面对这腾空而起的“长虹”,发出了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象通天河被第一工程队的工人踏在脚下一样,唐古拉山的深沟大壕也被公路处第四工程队征服了。
唐古拉山,拔海五千多米。这里空气稀薄,气候多变。第四工程队一上山,就发生了强烈的高山反应。人们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头发痛,腿发软。有的还得了高山声哑症。能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架设桥梁?工人们坚定地回答:“不在这里架起桥,决不下山!”他们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开展忆苦思甜活动,以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事迹激励自己,进一步树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在施工过程中,钻工们有一段时间整天在风雪严寒中工作。他们钻桥下基础的钻孔,喷在身上的泥浆经过风吹雪打,个个穿的衣服都成了冰盔银甲,而他们却毫不在意。有一天深夜,钻杆在钻到永冻层时忽然折断了。钻头掉进钻孔里怎么也打捞不上来,这时,钻工韦长友挺身而出,脱掉衣服,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下到十多米深的冰窟窿里,与冰冻搏斗了好久,才把钻头打捞上来,保证了继续施工。
第四工程队就是这样踩着困难上,顶着风险闯,在架桥中为人民做出了贡献。
今天,青海省的建桥工人已在高原上架设起上千座公路桥和一万多道涵洞。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是决心把它作为新的起点,去夺取更大的胜利。
风雪高原养路人
在青海高原公路沿线,散布着六百多个养路道班。养路工人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长年累月地早出晚归,把全部热情倾注在推土、填坑和整路工作上。风雪刮来,他们就除雪清路;山洪暴发,他们就排水补路。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才保证了公路的畅通。
在拔海四千八百多米的玛积雪山山巅,有一段公路,过去因为没有人养护,风雪刮,雨水冲,路面破坏很大。可是现在,这段公路变得又宽又平,每当汽车通过,司机、旅客无不称赞。人们赞扬这段路面,更赞扬养路工人马保清和他的战友。
那还是在一九六一年五月,在吉迈养路段党支部会议上,共产党员马保清,针对玛积雪山没有道班的情况,主动要求上山养路。在党支部大力支持下,他和四名工人一起,在玛积雪山山顶安营扎寨,建立了道班。
五月,祖国内地正在鲜花盛开,玛积雪山却是风雪弥漫,气候寒冷。这一切并没有吓倒马保清和他的战友。他们精心地制定了一个改造玛积雪山公路的短期安排和长远的养路规划,对公路该挖的挖,该补的补,使公路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接着,他们一面养好路面,一面着手基本建设,垫路基,垒护坡,挖边沟,修涵洞,加宽了弯道,还盖起了房子。为了便于过往的司机给车加水,去年他们又打了水井。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花海子养路段第十六道班里,有一个受人称赞的女养路工,她的名字叫鲁保花。
鲁保花一个心眼为革命养路,八年从不缺勤。去年冬天,道班上其他同志都到养路段学习去了,领导上决定留她一个人看家,并没有交给她养路任务。但是,她一个人也坚持战斗。有时,戈壁滩一夜风吹,公路上沙丘密布,她就摸黑起身,提前把一个个小沙丘除掉,保证第一班车顺利通过。一个冬天过去了,这段路面不仅没有损坏,反而显得更加完好。鲁保花用她的心血为人们换来了坦途。
战斗在风雪高原上的养路工人,在生活上,对自己很少考虑,而对过往司机、旅客却是热情帮助,体贴入微。当汽车抛锚时,他们会立即赶来,帮助拖车修车;当大雪纷飞,汽车无法通行时,他们会清除积雪,使车辆安全通过;当旅客赶不到站时,他们会端来热气腾腾的饭菜,让出自己温暖的床铺,而自己却在炉旁披着皮大衣度夜。
青藏公路雁石坪养路段一○七道班,是冰山绝顶上的一朵红花。这个道班的十一名藏族工人,长年战斗在唐古拉山顶,以“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的精神,热情帮助过往司机和旅客克服困难。一天深夜,离道班六、七公里远的地方,有五辆汽车陷在一米多深的冰坎积雪中。他们发现后,立即摸黑前往,把又冷又饿的车上人员接了回来,给客人烧姜汤驱寒,做热饭菜充饥,并让出床铺让大家休息,而他们却围着火炉研究抢救车辆的办法。第二天一早,他们就一齐奔赴陷车地点,用铁锹挖开一道道雪墙,用钢钎砸开一堆堆冰凌,一步一步地护送着五辆汽车安全地驶过雪山。
象这样“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事情,何止发生在一○七道班一处?在风雪弥漫的青海高原上乘车的旅客们都说:冰峰雪岭千里路,阶级情谊暖如春。在公路沿线,他们的感受是:处处春风处处家。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