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诸葛亮会”是这样开起来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4-03
第4版()
专栏:

工农兵欢迎这样的知识分子
——郑州纺织机械厂技术人员认真接受再教育的几个片断
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贯彻执行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河南郑州纺织机械厂党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技术人员在政治上接受再教育,业务上搞好再学习,并正确处理了使用与改造的关系,促进技术人员世界观的转变,使他们在三大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个厂在一九七○年和一九七一年两年间,就完成了一百七十多项新产品的设计、制造任务,实现了一千七百五十多项技术革新。下面记述的,是技术人员转变思想作风,为发展生产积极作出贡献的几个片断。
“诸葛亮会”是这样开起来的
一九七○年深秋的一天,郑州纺织机械厂装配车间的“诸葛亮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十几个老工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不休。厂革委会技术组负责人李继明一边听着大家的发言,一边在认真地思考。
原来,这个厂在试制化纤设备时,需要对玻璃钢进行加热固化。由于厂里没有烘干装置,有人建议盖一座大烘房。这样做,花钱多、费时间,会影响试制进度,李继明虽然不同意,可是自己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主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决定拜工人群众为师,一个“诸葛亮会”就这样在装配车间召开了。
会议越开越热火,很快大家就提出了好几个方案。机一车间郑师傅指着试制现场附近的一个地坑说:“我看,把这个地坑改建一下,就可以作烘房用。”当场不少工人表示赞成。李继明集中了大家的意见,最后作出了用地坑改建烘房的决定。几天后,急需的烘干装置就建成了。
同是一个李继明,文化大革命前却很少象这样采纳工人群众的合理化建议。那时候他是这个厂的党委委员,又担任副总工程师的职务。旧社会资产阶级教育的影响,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使他不相信工人群众。在他看来,只有工程师、技术员才是最聪明、最有才能的。因此,技术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他总是找几个工程师、技术员一商量就定了,很少走出办公室去征求工人师傅的意见。象召开“诸葛亮会”这样的事,他更是很少办过。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那是在一九五九年,厂里一个自称有技术的人,照抄外国样机,设计了一种气流输棉器。李继明当时担任设计科长,既没有到现场调查,也没有同群众商量,就审查通过了。由于是闭门造车,这种设备虽然造出来了,却一直没有能投入生产。事情过去了十年,一九六九年的一天,厂革委会为了团结、教育广大技术人员,组织他们在成品库前,联系气流输棉器的设计,开展了现场革命大批判。这件事使李继明大吃一惊。原来,在这天的批判会上,他才第一次听说,十年前由自己批准制造的二十一台气流输棉器,发到全国十几个棉纺厂后,全部不能使用,被退了回来,至今仍积压在仓库里。当场,李继明愤怒地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的“专家治厂”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深刻地检查了自己的错误。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李继明提高了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他逐渐认识到,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他们是科学技术的真正的主人。去年,李继明又被选为厂党委委员。他认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决心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坚持“三结合”的方针。一次,厂里几个青年技术人员,想把电气配棉器组改为气流配棉器组。但是,大家都拿不定主意,怎么办呢?李继明知道后,就组织他们到棉纺织厂参观学习,和工人一起跟班劳动,召开老工人座谈会,虚心听取意见。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终于试验成功了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气流配棉器组。经过全国四十多个棉纺厂及科研单位的鉴定,认为这套设备克服了原来那套设备的许多缺点,重量由十吨多减到一吨多,而且体积小,效率高,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目前,这种设备已在全国推广使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