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阅读
  • 0回复

“青年鲁班”的新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5-02
第2版()
专栏:

“青年鲁班”的新贡献
在北京市建筑材料供应公司木材厂的码料场上,工人们正在一座高高的龙门吊旁讨论问题。有人提出,请李瑞环出个主意。李瑞环,这位在当年兴建人民大会堂时曾经带领青年木工突击队立过功,被人称为“青年鲁班”的先进生产者,这时也在思索着解决问题的办法。
原来,这里的工人为了解除码料的笨重体力劳动,几十天来起早贪黑,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动手制造了一台龙门吊。龙门吊架起来了,可是因为缺少一对带动吊车运行的滑环式马达,还不能使用。这种马达一时找不到,订货又来不及,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工人们在龙门吊前开起了“诸葛亮会”,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为什么必须用一对滑环式马达?”一位工人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好比两个人走路,要走齐,就要喊‘一、二、一!’”另一位工人说。
“要是只一个人走道,不喊不也是齐的吗!”
一位老工人最后说的这句话给了李瑞环很大启发。他想:对,要是一个人走道,不喊也是齐的。滑环式马达就是起个喊“一、二、一”的作用。那末,我们就想办法让一个普通的马达带动吊车两头的轮子,不就“走”齐了吗?他把这个想法讲了出来,大家都表示支持。
怎么设计呢?李瑞环曾经在业余建筑工程学院上过学,懂得一些物理、力学、数学等理论知识。他把自己的设想向大家讲了一讲,又画了一个简单易懂的设计图,计算了各种数据。工人群众经过讨论,觉得他的设计是可行的,就动手干起来。
几天以后,马达安装好了,搬运工人们轻便地开动这座龙门吊,把木材整齐地码放成垛,或者装车运走。原先三个小组的工人都忙不过来的活,现在一个小组的工人就轻松地完成了,连体力较弱的女工也能操纵。从此,全厂最笨重的一项体力劳动,就这样解决了。
李瑞环是个木工。十多年前,他曾经总结过很多木工的实践经验,创造了一套“木工简易计算法”。近几年来,李瑞环继续同大家一起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做出了卸木料用的长柄铁丝剪、自动缥车器、吊钩分绳器等多种设备和工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