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斥“创作灵感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5-16
第4版()
专栏:

斥“创作灵感论”
刘宗明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思想、理论、精神都是客观的矛盾运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然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周扬一伙,却疯狂地制造了种种诡辩,妄图抹杀这个基本事实。他们竭力将文艺创作神秘化,鼓吹文艺创作需要一种天赋的“才能”。有了这种天赋的“才能”,一个作家根本不要参加社会实践,只要关起门来冥思苦想,就会“灵感”爆发,“突然悟到”。周扬还为这种“创作灵感”作了一个比喻:一大堆烧不着的湿草,“酝酿又酝酿,于是突然一下子,完全出你意外地”,“火舌伸吐着,照得漫天通红”。周扬的这套鬼话,无非在宣扬:文艺作品是“天才”们头脑中固有的或天上掉下来的“奇货”。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才能”不过是人们从社会实践中经过总结经验教训而得来的一种能力而已。革命文艺的创作,就是在火热的三大革命运动斗争中,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抓住本质的东西,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这种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艺术实践等多种方式获得的。而社会实践,则是获得这种能力的基础。
鲁迅先生说过:“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周扬等“四条汉子”本人的大量毒草文艺作品,也根本不是什么一生关在屋子里“悟”出来的,而是他们及其同伙的反革命活动在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请看,《赛金花》、《李秀成之死》、《丽人行》之类的创作,不正是“四条汉子”及其同伙的反革命生涯的缩写,不正是他们叛徒、汉奸、反革命的嘴脸的大暴露,不正是他们反动腐朽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大表演吗?
周扬一伙鼓吹“创作灵感”是在“酝酿又酝酿”中“突然悟到”的。怎么酝酿呢?周扬大声呼喊:要“坚持十年寒窗无人问”!“要敢于冷落孤僻”!这是公开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的伟大指示。这是要文艺工作者脱离社会实践,“闭门修养”,“修”成资产阶级的文人,“养”成“四条汉子”一类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什么“十年寒窗无人问”!什么“冷落孤僻”!在我们今天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所谓“无人问”,就是要与工农兵隔绝,所谓“冷落孤僻”,就是那些反对社会主义、心怀不满的家伙的一种阴暗心理的表现。这种所谓的酝酿“灵感”,正是要炮制与工农兵唱反调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
周扬在大谈“天赋灵感”之后,煞有介事地说:“借用王国维式的表现法,叫做‘意境两忘,物我一体’。这是创作的最高境界。”什么“意境两忘,物我一体”!这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反动戏剧理论中的“从自我出发”“下意识创作”,是无独有偶,同出一辙的。“意境两忘”吗?这是自欺欺人。试问:你们“四条汉子”一伙,在炮制毒草的过程中,那一次忘记了反党反人民?很明显,“意境两忘”是用来骗人的。所谓“物我一体”,说明白一些,就是:整个世界不过是“我”的表象而已,“我”即世界,“我”即一切。这是彻头彻尾的唯我主义。宣扬这种“理论”,就是要作家放肆地表现资产阶级的极端腐朽反动的思想,制造出更多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毒草。
革命文艺工作者必须彻底批判“创作灵感论”,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深入工农兵,反映工农兵在我们伟大时代的伟大斗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