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固镇县委领导成员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优良作风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奋发图强学习大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03
第1版()
专栏:

固镇县委领导成员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优良作风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奋发图强学习大寨
据新华社合肥一九七二年八月二日电中共安徽省固镇县委把认真看书学习同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起来,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政策的自觉性,领导全县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不断深入发展。
固镇县地处淮北,是一九六五年由周围一些县的边缘地区合并组成的新县,过去生产比较落后。去年三月,新县委成立后,提出要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但是,有些同志认为这里“人穷、地多、条件差”,对尽快改变面貌信心不足。在批修整风中,县委通过认真看书学习,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唯心论先验论,总结了过去县委在领导农业生产上脱离实际的深刻教训,认识到要尽快地改变固镇县的面貌,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从学习和调查研究中求得认识一致。于是,县委首先带领一批干部,对全县二百八十一个大队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县委第一书记发扬革命战争时期的那股子革命热情,先后跑遍了各个公社和一百三十八个大队,特别是到边缘地区的后进大队,多次召开基层干部、贫下中农座谈会,了解三大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听取他们对改变固镇县落后面貌的意见。从调查中看到:原来被称为“穷湖洼,沙礓窝”的董庙大队,经过“一打三反”运动,整顿和建设了大队领导班子,发动群众学大寨,自力更生办水利,两年来粮食产量猛增一倍,由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原来地多人少、广种薄收的棠棣大队,由于克服因循守旧思想,积极推广种绿肥,实行科学种田,结果获得了小麦大面积丰产。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委召开了农业学大寨的现场会,组织县、社领导干部到这些后进变先进的大队参观学习,用生动的事实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从而使大家统一了认识,树立了信心,带领群众,奋发图强,把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朝气蓬勃地开展起来。
固镇县委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看成是重新向群众学习,改造世界观的极好机会。县委的一位副书记到瓦坊大队蹲点后,一年多来,坚持和群众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在火热的三大革命斗争中看书学习,改造世界观。有一个时期,瓦坊大队有些干部认为,瓦坊是先进队,可以向上级多要点化肥,忽视了抓农家肥。这样,粮食产量虽然上去了,但农业成本费增加,影响了社员的收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他结合看书学习,回顾了过去县委在点上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造成的教训,认识到:搞点必须靠正确路线,如果点上样子歪了,面上就要跟着学歪。于是他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认真做好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他们的路线觉悟,并且帮助大队检查落实党的分配政策,制订养猪积肥计划。为了解决建猪圈的石料问题,他亲自和干部、社员一起,带着干粮,拉着平板车,到六十多里外的山上采运石头。全大队很快修建了集体的和社员家庭的猪圈一百七十多所,使养猪发展到平均每户二点五头。
县委有的领导成员通过看书学习和调查研究,还克服了经验主义倾向,取得了领导工作的主动权。县委有一位常委,过去抓基层工作有经验,这次下去指导一个后进大队的工作时,凭自己对农村工作比较熟悉,事先设想了一个改变面貌的方案,可是工作了一段时间,面貌改变不大。后来,他认真地进行调查研究,才发现这个大队领导班子里混进了坏人,破坏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落实。原来设想的方案并不符合这里的实际。于是,他蹲下去,狠抓路线教育,发动群众,揭露矛盾,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在斗争中整顿和建设大队领导班子,同时落实党的分配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经过一个时期的艰苦工作,终于改变了这个大队的落后面貌。联系这段斗争经历,这位常委进一步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等光辉著作,更加感到社会主义革命在深入,情况在不断发展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做好工作,就得认真看书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