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两种纱线的是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8-21
第4版()
专栏:一事一议

两种纱线的是非
金州纺织厂三纺车间纬纱组,把落纱接头由“预备纱”改为“生头纱”。这样,工效大大提高了。可是,它的下道工序三织布车间的棉布质量却显著下降了。这同落纱接头的改革有没有关系?有的认为有关,有的认为无关。纬纱组组长曲桂花手托次布仔细地观察着,严肃地思索着。
她没有轻易下结论,带领大家走访了织布车间和整理车间,同织布工、修理工一起分析棉布质量降低同落纱接头改革的关系。这才发现“生头纱”跟“预备纱”不同,长了容易出现“多纬”疵点,短了又会造成“错纹”疵点。织布工人修整一个“错纹”疵点,要停车四十分钟。修布工人因为一匹布上出现“多纬”疵点,有时不得不判整匹布降等。活生生的事实使大家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原来认为“生头纱”接头和棉布质量降低无关的同志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我们只看到用生头纱接头每次省四秒钟的局部,却没看到给下道工序浪费四十分钟的全局;只看到用生头纱接头可以提高本工序的产量,却没看到会影响整个产品的质量。看来是两种纱线,却连着两条路线,以为是多快好省,实际上是少慢差费。”
从此,纬纱组的工人重新背上了预备纱袋,自觉恢复了用“预备纱”接头的操作规程,使三织布车间产品上的疵点大大减少,一级品率迅速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