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阅读
  • 0回复

江南红似火——江苏省苏州地区农业学大寨运动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09-01
第2版()
专栏:

江南红似火
——江苏省苏州地区农业学大寨运动见闻
伏天的江南,骄阳似火,绿野如海。千万男女社员,革命加拚命,战白天,抢雨天,争分夺秒,收早稻,种晚稻,挥汗夺高产。从太湖之滨,到阳澄湖畔,丰收高产捷报频传。
“大好形势是斗出来的!”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苏州地区八个县粮食亩产连续三年过千斤,八年超《纲要》。今年麦子、油菜和早稻又夺得丰收。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形势空前大好。有人用“大、稳、全、快”四个字来概括这一形势的特点:大,学大寨群众运动的规模大;稳,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党的政策落实比较好,增产措施抓得实在;全,就全区来说,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快,粮食增长的速度快,去年又增产九亿多斤。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大踏步向前。
农业学大寨是农业战线上的一次革命运动。这个革命如何革法?苏州地区同志们的体会是:要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教育,用思想革命带动生产革命。
在学大寨的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充满着斗争。许多干部、社员深有体会地说:
“太太平平学不好大寨。学大寨的大好形势是斗出来的!”
事实的确是这样。
苏州地区是全国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区之一。但是,这个地区也有相当一部分后进大队。领导上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阶级敌人的各种破坏活动,是阻碍这些单位前进的主要原因。于是,组织了大批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深入到七百八十多个后进单位,把“一打三反”和整党建党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教育,使绝大多数后进单位面貌迅速得到改变。江阴县山观公社朝阳大队,经过这次整顿,打击了阶级敌人,鼓舞了群众,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一千五百六十六斤,一年每亩增产四百九十九斤。
无锡县东亭公社的东亭大队,在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干扰下,先是不想学大寨,后来,学是学了,但“学歪了”。他们不学根本,不抓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却搞了形式主义、平均主义的一套。结果,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抬头。在一小撮阶级敌人的煽动下,有的人弃农经商,农业生产下降。这时,上级党委派人来帮助他们,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狠抓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进一步落实党的政策,端正了学大寨的方向。“路线正,革命胜,产量增。”去年,东亭大队粮食亩产一千九百三十七斤。贫下中农兴奋地说:“抓了路线这个纲,思想大解放,生产就跃进!”
学大寨要有一支大寨式的干部队伍。全区采用举办学习班,到先进单位开现场会等方式,结合反骄破满,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教育,交流先进经验,先后培训了社、队干部十万多人,大大加强了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吴县车坊公社党委有的成员原来认为:“田多人少,产量难提高”。学大寨运动中,他们批判了满足现状和懦夫懒汉世界观,树立了无产阶级的创业精神,带领群众,苦干实干,亩产连续上升,两年就增产四百一十三斤,一跃进入先进行列。广大干部、社员说:“学大寨,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奔头,越学越有劲头!”
“学大寨的路是干出来的!”
“形势是由各种条件造成的。”条件是人创造的。
学大寨要向大自然开仗。这个仗如何打法,才能迅速见到实效?苏州地区的经验证明:关键在于是否有很大的革命干劲,是否能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抓到“点子”上:想得远,看得准,打得狠,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广大干部和社员说:“舒舒服服学不了大寨。学大寨的路是干出来的!”
几年来,苏州地区各级党委普遍制定了学大寨的长远规划。他们因地制宜,选择主攻方向,采取打歼灭战的方法,重点打了水稻一季改两季,麦子低产变高产,改造低洼地,科学种田,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等几个硬仗。每个硬仗中,他们都遵照毛主席关于
“一定要抓好典型”的教导,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抓好本地区学大寨的先进典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样板,大大推动了全区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不断发展。
吴县龙桥大队是水乡学大寨的一面红旗。这个大队的干部、群众,在党支部书记沈根男同志的带领下,将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相结合,采取选用良种、合理密植、合理布局、广开肥源等措施,闯出了水稻一季改两季,一年两熟变三熟,熟熟高产的新路。他们把农闲变农忙,苦干加巧干,在一亩土地上投下了相当于两亩田的劳动量。一九七一年,亩产达到二千一百四十斤。今年双季早稻亩产九百二十斤。随着龙桥经验的推广,全区双季稻的面积,由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三十万亩,增加到三百七十万亩,有二百二十八个生产队亩产一吨粮。
江南水乡,麦子产量历来比较低。低产论者说:“一年两季稻,季节推迟了,麦子长不好。”面对这种议论,沙洲县塘桥六大队的干部、群众,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革命实践,不断摸索三麦高产规律。他们开挖狭面深沟,排除地面水,控制潜层水,降低地下水,把水田变成季节性的旱田;同时创造深耕浅播,浸种催芽等新的技术措施,使晚麦早出早发,解决了地下水位高,播种季节迟的矛盾,夺得了麦子亩产八百斤的新胜利,实现了麦子赶水稻,一季超“纲要”。
塘桥的经验,使人们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改变了麦子低产的面貌。全区连续两年麦子亩产突破了三百斤,涌现出了一批高产单位,有平均亩产四百斤的县,六百斤的公社,八百斤的大队,近千斤的生产队。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蹲在中间,坐立不定。”在群众性的比学赶帮活动中,塘桥公社十大队,原来觉得“先进赶不上,后进轮不到,不表扬不批评,心里蛮笃定”。现在看到先进朝前跑,后进跟上了,他们再也坐不定了,一连十几次到先进单位学习,今年麦子亩产达到七百多斤。
苏州地区有三分之一的低洼地,特别是阳澄湖周围的地区,过去产量较低。如今完全变了样。到处可以看到,一条条泄水干道穿过洼地,一座座防洪闸守卫在湖边,一个个电力排灌站日夜工作,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常熟县横泾公社的湖浜大队和芦荡大队,是有名的低洼地区,去年粮食每亩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增产四百多斤。
巨大的变化,来自艰巨的斗争。昆山县北部的六个公社的干部和群众,在全县人民的支援下,经过几年奋战,开拓了杨林塘、庙泾河等数十华里长的排水工程。结合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平整土地,实现了排灌系统化,使昔日“一天下雨水汪汪,两天下雨白茫茫,一年只种一熟粮”的低洼地,变成了“一年三熟,稳产高产”的米粮仓。粮食产量和社员收入,比解放初期增加四倍多。去年,这六个公社向国家交售了一亿多斤粮食,平均每个劳动力贡献二千零二十八斤。
“年年种田,年年学种田”,这句苏州地区的新农谚,反映了以农业“八字宪法”为内容的科学种田的不断发展。几百万亩稳产高产的“大寨田”中,丰产片、种子田、试验田,队队都有,到处可见。江阴县华士公社的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带头搞科学实验,结合其他措施,去年全大队粮食亩产达到一千九百六十九斤,今年双季早稻亩产九百一十三斤。
苏州地区广大社员,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决心夺取更高的产量。许多社员说:
“我们要超‘双纲’!”
“我们要打一吨粮!”
去年全区粮食总产和单产都创造了历史新水平,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二百八十斤,向国家贡献了二十三亿五千多万斤。多少共产党员,多少干部、群众,为此日夜奋战!每当谈到这一点,他们总是说:“一粒粮,一滴汗!高山不会自己低头,河水不会自己让路,生产条件不会自己改变。学大寨,夺高产,就要动脑筋,出大力,流大汗,甩开膀子干!”
苏州地区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已进入新的阶段。但是运动发展还不平衡,多种经营发展的步子比较小,有些地区面貌改变还不够理想。所有这些,都要求人们:还要努力作战!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