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戈壁绿洲焕发青春——记甘肃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敦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2-11-02
第2版()
专栏:

  戈壁绿洲焕发青春
——记甘肃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敦煌
敦煌,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这里,三面是浩瀚的戈壁,一面是连绵的沙山。从三百里外祁连山里流来的党河水,灌溉着十几万亩土地。多少年来,敦煌被称作戈壁绿洲,但是,在旧社会,由于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水渠失修,破烂不堪,许多农田、村庄被风沙吞没,绿洲逐年缩小。解放后,敦煌人民成了绿洲的主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努力建设新敦煌。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社员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深入开展学大寨运动,对旧的灌溉渠系进行了全面整修,在风沙前沿植树造林,年年修建条田和改造盐碱地,使这个戈壁绿洲焕发了青春,成为甘肃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一年的六年中,敦煌县的粮食作物平均亩产量年年超过《纲要》规定的指标,一九七一年粮食平均亩产量跨过“黄河”,达到五百零五斤,今年全县粮食、棉花的收成将比去年更好。
    更加郁郁葱葱
杨家桥公社鸣山大队,南面紧靠着沙岭高耸的鸣沙山,北面和东面都是戈壁沙丘。在旧社会,这里是“沙子撵人走,亩产二、三斗”,先后有一千多亩土地和五个村庄被风沙吞没。一九六四年,鸣山的贫下中农开始学大寨时,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向风沙进军,首先治理对鸣山为害最大的风口——城隍庙湾。他们斩断几丈高的沙梁,开渠引水,在沙涛滚滚的风沙口植树造林。可是,人们在前边挖,风沙在后边填,一条渠挖完不久,就又被黄沙填满了。三次修渠都失败了。最后他们从五十里外打来刺柴,边挖渠,边衬柴,边引水,边栽树。就这样,他们经过八年艰苦奋斗,劈开了七条沙梁,营造了总长七十多里的三十三条防沙护田林带,还栽种了五百多亩成片的固沙林和果树林,围住和搬走八十多个沙丘,夺回耕地六百多亩。这个在一九六四年还靠国家供应粮食和贷款的生产大队,到了一九七○年,全大队的粮食亩产量就过了“黄河”,棉花亩产皮棉九十多斤。近两年每年向国家提供三万多斤棉花,七、八万斤粮食、油料和十几万斤水果。
远离县城一百五十多里的南湖公社,是戈壁沙漠中的一个单独的小绿洲。唐代诗人咏叹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就在这里。在旧社会,人们形容这里是“千里沙漠少人烟,飞鸟不多狼叫唤”。如今,“阳关”路口,新建起了小型水力发电站,一向干旱缺水的阳关大队,制服沙漠,修成了一条能够灌地一千多亩的十里沙渠,阳关以北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上,出现了一片林海。这个公社的社办林场的三十多户社员,坚持不懈地为革命植树造林。每年春天他们冒着风沙栽树,大风多次把他们刚刚栽下去的树拔掉了,黄沙把渠埋了。他们就一次又一次地重挖重栽。最近两年每年栽树五十万棵。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奋斗,他们在沙漠上总共造林五千多亩,栽树二百八十多万棵(大人和小孩平均每人栽了一万三千棵),实现了粮食、食油、肉类和蔬菜自给有余。现在,最早营造的林带已经树木参天,新的林带远远望去好象是一片青纱帐。一条三十里长的林带堵住了威胁南湖公社的北风口。
鸣山大队和南湖公社是敦煌县改造沙漠、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创造粮棉高产的缩影。
只有七万多农村人口的敦煌县,在二百多里的风沙线上,已经栽活树木四千多万棵,成林面积七万多亩。不仅改造了原有的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五万多亩,使粮食、棉花的产量连年增长,而且向国家提供的木材和水果也越来越多。现在,全县八个大风口,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一道道“绿色长城”。这个古老的绿洲,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斩断沙梁把水牵
沙漠环绕的敦煌,年降水量只有三十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三千八百毫米。农田灌溉主要靠从祁连山流来的党河水。旧社会是“党河水,贵如油,年年浇地使人愁。”解放后,党河经过治理,水量有了增加,但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仍然满足不了需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用水问题,中共敦煌县委和县革委会的主要领导成员,带着帐篷和干粮,三次进入祁连山,对党河上游十八条主要山沟,一条一条地进行勘察,终于在雪山脚下拔海三千多米的钓鱼沟、渣子沟找到了较大的水源。一九七○年春天,县革委会带领五百多名社员,冒着漫天风雪和摄氏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来到这里挖沙运石,打开三米厚的冰层,清理坝基,用了六十天时间,筑起两道拦洪大坝,逼使这两沟洪水流进党河,使党河增加了一点六个流量。但是,党河水要通过大段大段的荒漠戈壁才能流入农田,而渠道渗漏一直十分严重。中共敦煌县委又总结历史经验,领导全县人民对党河渠系进行了全面的建设和改造。贫下中农豪迈地说,有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就能斩断沙梁把水牵。他们苦干加巧干,搬走沙丘,削平沙梁,筑坝聚水,用草皮、卵石衬砌渠道,有效地利用了党河水,扩大了灌溉面积,使得一些原来荒弃了多年的土地变成了高产稳产田,亩产小麦五六百斤。现在,敦煌全县有新修和整修的大小渠道一千七百七十九条,总长两千多里。这些渠道利用祁连山的雪水灌溉着十八万亩农田。一九七一年,敦煌遇到严重的干旱,党河水量比历史上最干旱的年头还小四分之一。由于灌溉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同时实行了科学管水,节约用水,在大旱之年仍然夺得了丰收,粮食亩产量由前一年的四百六十斤增加到五百零五斤——跨过了“黄河”。
    眼界越来越宽
这几年,敦煌人民还改造了盐碱地三万多亩,大搞科学实验,实行科学种田,继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敦煌全年平均无霜期一百六十天,一年一熟是这里种庄稼的老习惯。为了多打粮,广大贫下中农正在进行一场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的改革。他们经过几年的反复试验,总结出了早播、浅种、薄浇和选育早熟品种等复种糜子的先进经验,一九七一年,县革委会推广了群众创造的这些经验,全县的复种面积从过去的几千亩扩大到二万三千多亩,使粮食总产量和亩产量都有了较大的增长。
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过去,有些人认为,高粱、玉米每亩打六、七百斤也就到顶了。现在,亩产千斤,在敦煌已不算稀罕。去年,五墩公社新店台大队第七生产队种植的七十六亩玉米,亩产达到一千三百五十三斤。
今日敦煌,农、林、牧、副、渔都在进一步全面发展起来。棉花亩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解放前增长了一倍和八倍。各类牲畜总头数比解放前增长了三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购买力比解放前提高了四点四倍。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