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锦上添花——记南充地区丝绸工业的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1-02
第4版()
专栏:

锦上添花
——记南充地区丝绸工业的发展
四川省南充地区素有“丝绸之乡”的称号。南充市古称“顺庆府”,是我国古老的丝绸产地之一,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出产的“顺庆大绸”,在历史上就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解放前,这里的丝绸工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丝绸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发展速度缓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整个地区只有四座大型的丝绸厂。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广大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狠批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全地区就发展到十九座丝绸厂。产品有绫、罗、绸、缎、绢、锦、纱等十三大类,花色品种有二百多个,产量成倍增加,质量稳步提高。
彩绸云缎开新花
南充织绸厂,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绸厂。它一年的丝绸产量,相当于解放前整个南充地区一年产量的十七倍;这个厂一个工人一天的平均产量,等于解放前一个工人一年的产量。现在,全厂生产的丝绸制品,花色品种达一百七十多个,其中有轻若烟云的纱巾,紧密坚实的电力纺,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特点的彩绸云缎及其制品,真是绚丽灿烂,五彩缤纷。
这个厂的设计人员在毛主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努力扩大花色品种,做到锦上添花。去年春天,他们在设计夏季新衣料彩格纺时,对历年的旧图样进行了分析鉴别,根据美观、大方、经济的原则,绘制出了格子大小、色彩浓淡、线条粗细交错,虚实各不相同的图样七十多个。然后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确定了不同规格的图样三十多个。这批设计新颖的衣料,受到群众的欢迎。
为革命苦练基本功
为了提高丝绸的质量,南充地区各缫丝厂的工人提出了“为革命苦练基本功”的口号。
在南充第二缫丝厂宽敞的缫丝车间里,电缫车在飞速转动,一位三十多岁的缫丝女工双手巡回操作,一手挽丝,一手添茧,技术十分熟练,始终保持高产、优质、低消耗。这位女工就是共产党员王碧。王碧坚持政治与技术的统一,对技术精益求精。她搜集了大量技术资料,反复研究先进操作方法,勤学苦练,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诚恳耐心地帮助新工人掌握操作要领,被评为缫丝能手。
这个厂有个叫赵红兵的新工人,进厂才一年多,但由于她刻苦好学,已经掌握一手熟练的操作技术。小赵深深懂得建设社会主义光凭热情不行,还得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她坚持苦练接头、穿磁眼,巡回操作等基本动作,经常把废丝和磁孔带在身上,一有空就练起来。她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谁的产品质量好,她就到谁的车上去参观、请教,并主动请老师傅、技术员帮助自己纠正操作上的缺点。她一丝不苟地执行操作规程,终于攻下了质量关。
缫丝工人在为革命苦练基本功的过程中,发扬大庆工人“三老”、“四严”的革命作风,培养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产品质量高度负责的精神。因此,一九七二年一至八月全区生丝质量,平均比上一年提高了一级,还生产出了成批的高品级丝。
雄厚的原料基地
在南充地区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桑林。一九七二年全区桑树和桑叶产量,比解放初期增长了十倍多,养蚕区由原来五、六个县,逐步扩大到全区十二个县、市。每年春末和秋初,广大社员积极采桑养蚕。到了夏初和深秋,把一担担、一筐筐蚕茧送进工厂。国家投放到全区农村收购蚕茧的现金,占农村集体副业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
南充地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栽桑、养蚕的经济政策,调动了广大社员为革命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涌现出一些蚕茧高产的先进县、社。蓬安县会龙人民公社,就是这样一个新蚕乡。开始时,有些干部怕抓了桑,丢了粮,不愿意发展蚕桑事业。后来,公社党委总结了一个生产队的经验,提出了把石山头变成桑园的奋斗目标。两年时间,干部和社员把三百多座石山头改造成大桑园,一九七一年产茧九万八千多斤,一九七二年产茧十三万斤,为发展丝绸工业作出了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