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阅读
  • 0回复

人穷志不穷 一步一层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01
第4版()
专栏:

人穷志不穷 一步一层天
湖北光化县仙人渡公社前勇大队党支部
我们前勇大队,合作化前,只有三十二亩水田,两千一百亩旱地,多半是低洼地和岗坡地。天雨渍水无出路,洼地变成湖,坡地一团糟;天旱地硬得象把刀,怕旱又怕涝。一九六四年以前,粮食亩产只有二百多斤。
一九六四年,我们以大寨党支部为榜样,带领贫下中农改变生产条件,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使农业生产连续八年丰收。全大队从一九七○年以来,粮食亩产连年超《纲要》,改变了过去那种低产落后的面貌。
改变前勇的面貌,经历了艰苦的斗争。一九六四年冬,为了改变前勇大队贫穷落后的面貌,我们发动群众,制定了奋斗五年,实现每人一亩大寨田的规划,立即打响了治土改田的战斗。贫下中农迎着困难上,顶风冒雪干,把块块坡地变成了水平梯田。可是有人说:“这样一锄锄干到何年何月!修好了庙堂,老了和尚。”
我们想:学大寨重整山河,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大农业的雄心壮志,没有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要改变低产落后面貌是办不到的。我们组织大家批判了懒汉懦夫世界观。贫下中农说:“不怕人穷,就怕志短,大寨贫下中农能治土改田,我们也要干。”大家毫不动摇,继续治土改田。经过一冬一春的战斗,共改水田一百二十九亩。以后采取农忙小干,农闲大干,专班与搞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到一九七一年,用工十七万个,搬土三十四万多方,改田一千八百亩,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八十五。
在治土改田的同时,我们开展了一场把汉水引上岗的战斗。汉水离我们大队七里远,能不能引来?有人相信,有人怀疑,有人说“远水不解近渴”。我们引导大家从治土改田中认识自己的力量,下决心制服老天,牵来龙王。我们跟兄弟队一起,整整战斗了四年,修起了七里长渠和二级抽水站,引来了汉江水。还自修排灌渠十六条,实现了自流灌溉。
奋斗五年,实现每人一亩大寨田后,前勇还能不能再前进?有人认为:“芝麻开花节节高,总有一个挽头的时候嘛!”是不是到顶了呢?我们总结不断增产的经验,大家认识到:“增产到顶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满足现状的思想在作怪。
认识提高后,我们就广泛地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不断向生产的深度进军。旱改水以后,肥料成了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一方面正确贯彻执行养猪政策,建立健全积肥制度,大力发展养猪,抓好农家肥料;一方面实行轮作换茬,种植绿肥,培养地力。肥多粮多,粮食亩产初步达到八百多斤,超过了《纲要》。
我们在总结稳产高产经验时,发现二百多亩“三类田”严重阻碍着大面积平衡增产。这些田多是冷浸田和土质瘠薄的坏田,去年,我们采取多施肥,深挖沟,不让冷水进田,施磷肥,防止坐蔸,促使发蘖等办法,把这部分“三类田”的单位面积产量,由原来的五、六百斤,提高到九百多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