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阅读
  • 0回复

地多人少 怎样安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2-01
第4版()
专栏:

地多人少 怎样安排?
甘肃漳县草地河公社,地处高寒阴湿山区,全社四千二百多人,一千六百多个劳动力,平均每个劳力负担十五点九亩耕地。由于地多劳力少,过去每年总有一部分土地耕种不过来。一九六八年以前,全公社粮食亩产在百斤上下。近几年来,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发展,要求迅速提高粮食产量,发展多种经营,地多劳力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公社党委进行过多次讨论。有的同志认为,地多劳力少,要提高亩产量,就得减少耕地面积。大多数同志认为这种看法不全面。大家算了一笔账:全公社如果把耕地面积减少三分之一,平均每个劳力负担十亩左右,单产虽可以有所增长,但是总产却要比原来减少。通过算账对比,大家认识到,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要减少耕地面积,单纯提高单产,忽视增加总产量,就是只图虚名不讲实效。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公社党委领导同志重点调查了四个大队、十个生产队。高山大队的黑山河和东龙沟两个生产队,都是土地多、劳力少,自然条件差不多,生产水平原来都较低。黑山河生产队以路线斗争为纲,认真落实分配政策,挖掘劳动潜力,推广良种,增施肥料,改造低产田,粮食作物面积没有减少,三年内亩产量由八十斤提高到二百斤,总产由四万二千斤增加到十万多斤。东龙沟生产队却因为上述工作没有做好,面貌一直改变不大。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公社党委还发现许多生产队在解决地多劳力少的矛盾上,创造了很多好经验。这个公社历来是“人在沟滩住,种地上高山”。一部分比较远的山地,往返一次得跑十多里地,非常不便,每年总是春不送粪,夏不见锄,一亩地里“春播三升籽,秋收半斗粮”,而家门口的大片沟滩则长期荒芜,无人垦种。一九七○年,杨河大队下河生产队开垦了十亩沟滩地,在底下挖了暗渠,排出死水,当年收获洋芋三万四千斤,平均亩产折粮六百八十斤,创造了排涝造田夺高产的经验。一九七一年春,他们又在沟滩地里排涝造地八十亩,种上庄稼,把七十亩远山地“弃耕还林”。草地下大队,每个劳动力负担二十三亩耕地,过去认为多种经营费工,顾不上搞。后来他们正确处理了粮食和多种经营的关系,每年在种好七千多亩粮田的同时,还种六百多亩油菜、当归,用多种经营的收入购买了农业机械,解放出大批劳动力,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铁炉大队由于修通了田间道路,自造了大量车辆,提高了工效,节省了劳动力,生产发展也较快。
这些经验对公社党委启发很大。他们多次召开现场会议,总结推广了这些队的先进经验,使大家找到了解决地多劳力少的矛盾的正确道路。去年以来,他们深入开展路线教育,认真落实按劳分配、合理奖励等农村经济政策,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了劳动效率。
公社党委还总结推广了下河生产队开垦近处沟滩地,排涝造田的经验,带领群众大战九沟一滩,挖排涝渠二十一条,在杂草丛生的烂泥滩上,新造一千多亩稳产高产田。
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许多高山远地,车不能走,搬运全靠人背,占用很多劳力。公社党委又把道路建设和发展机械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去年以来,他们组织群众修通道路,自制了和购买了许多架子车、手推车和加工机器,每年可节省四万多个劳动力。劳动力解放出来以后,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去年全公社的粮食总产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油料、当归产量也有增加。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