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农村欢迎知识青年——访安徽省歙县金川生产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6-02
第2版()
专栏:

农村欢迎知识青年
——访安徽省歙县金川生产队
在安徽歙县县城,我们风闻富堨公社有几个大队,争着要下乡知识青年。后来,见到富堨公社党委副书记吴剑虹,他向我们证实,知识青年在农村很受欢迎。
一九七○年十月的一天,富堨公社中溪大队金川生产队,来了二十名插队知识青年。当时,有些人还顾虑重重,不大想要;可是过了两年,这个生产队却主动向公社党委提出,再要二十名知识青年。
一处开花香一片。富堨公社的青山、大里、承狮、棠越、红卫等大队,也纷纷向公社党委打了报告,要求知识青年到他们那里去插队。
老吴兴奋地向我们说:“为了解决要的多,来的少的矛盾,公社党委专门开了会,研究知识青年的分配方案。有的队长一见面就说:‘分配给我们队的数字只能多不能少,能加几个更好。’正是这个原因,前年上海到歙县插队的知识青年,几乎都由我们公社包了下来。”
在金川插队的知识青年,为什么引起人们这么大的注意?这个队为什么提出再要二十名知识青年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访问了金川生产队。
不但吃粮食,更能生产粮食
金川是个山村,六十二户人家,座落在一个小山窝里。生产队长汪德嘻,是个朴实的庄稼人。一见面,他就向我们讲了个“十万与两万”的故事。
两年前,金川来了二十个知识青年。城里人到山村落户,这可是祖祖辈辈没有的新鲜事啊!干部和贫下中农很高兴,都说:“知识青年到农村来,这是毛主席的号召。咱一定听毛主席的话,热情欢迎他们,把他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让毛主席放心,让知识青年的家长也放心。”可是也有另外一种议论:“咳!一家人多了还吵嘴呢,搞这么多城里娃娃来,怎么管呢?这叫葫芦篱笆上不挂,挂在脖子上,自找麻烦。”还有的拨拉着算盘,算开账了:“一个青年一年吃五、六百斤粮食,二十个就吃一万多斤。咱金川地少人不少,一年总共才生产十几万斤粮食,那来那么多粮食给他们吃呀!”
汪队长向我们说:“这是算死账。他们只想到青年来了要吃粮食,没想到青年更能生产粮食。我们用事实教育了这些算死账的人。”
事实怎样呢?自插队知识青年来后,金川生产队的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一九七○年生产粮食十八万多斤,一九七一年增加到二十一万五千斤,去年增产更多了,达到二十五万多斤,比一九七○年增产七万斤。产量高了,对国家贡献大,集体储备多,社员的口粮也增加了。
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原来害怕青年来了争口粮的人,再把算盘一拨拉,心服了!二十个青年人,两年吃国家和集体的粮食两万多斤,而生产队增产粮食十万多斤。这回,他们改变了宣传的调子:嗬!这帮学生娃不赖!象这样的青年,再来二十也欢迎!
一提到丰收,金川的社员们总是说:夺丰收,靠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靠群众的干劲,这里也有知识青年的一把劲啊!汪队长指着正在管理稻田的知识青年,带着赞扬的口吻向我们说:“的确,这帮青年发挥了不小作用!他们到金川以后,把科学技术也带下来了。他们可真有点革命造反精神,一来就搞科学种田,把保守思想给冲破了。”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过去金川种田的方法比较落后。插队知识青年到这里后,在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很快成立了科学试验小组。在一个简陋的实验室里,他们日夜奋战,试制成功了“九二○”刺激素和“五四○六”菌肥。目前正成批生产。我们看到,施了菌肥的秧苗,长得绿油油,齐刷刷,格外好看。插队青年还和社员们一起,搞合理密植,蒸汽催芽,培育良种和推广小苗带土移栽。插秧时,他们一人一把标尺,按规格栽插,改变了过去的落后方法。
不是“一条虫”,而是“一条龙”
以前有人认为,在城市长大的学生,象一条虫,能吃能说不能干,乡下人管不了。金川的干部和贫下中农不这样看。汪队长说:“下乡知识青年,不是‘一条虫’,而是‘一条龙’。问题在我们做工作。”
事实的确是这样。
就拿种田来说吧,开始知识青年是不大行。可是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肯钻研,学得快。只要热情关怀,耐心教育,他们个个都是很有出息的。如今,他们学会了插秧,有的成了插秧能手。挑担,原来挑不了几十斤,贫下中农特意为他们做了小扁担。现在,小扁担不适用了,男的可挑一百五十斤,女的也能挑百把斤。原来用的小锄头,也换上了大锄头。两个冬春,插队青年和贫下中农一起,新建了二十多亩“大寨田”。
十七、八岁的小青年,生活在一块儿,有时难免闹点小矛盾,甚至动动小拳头。有人把这类事看得十分严重,说知识青年很“难弄”。金川的干部和贫下中农却认为,这用不着大惊小怪。他们说,成年人有时还闹得脸红脖子粗呢!关键在正确引导。插队小组有两个小姚,在学校就比较“调皮”,现在住在一起,真有点象针尖对麦芒。有一次,一个小姚把另一个小姚的火熥打翻了,两人动开了拳头。为这事,队里干部专门在插队小组举办了学习班,学习毛主席的教导,大家热情地帮助,两个小姚各自做了自我批评。从此,“冤家”变成了亲兄弟,互帮互学,亲热得很。小组再也没有发生过打架的事。
共同的战斗生活,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使插队小组的青年们结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发挥了作用。金川过去识字的人很少,无产阶级政治空气不浓厚。知识青年来了以后,在街头办起了大批判专栏,写上了标语,经常针对队里的情况,出刊小评论。他们办了政治夜校,帮助社员们学政治,学文化。他们成立了一支业余文艺宣传队,吹拉弹唱跳,样样都来得,经常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自编自演小节目。这一切,紧紧地吸引着社员们,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知识青年也得到了锻炼。女青年小张,是插队小组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在家时比较娇。来金川后成长很快,不光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还成了业余宣传队的骨干,经常在田头为社员演唱。
知识青年到山村来,把文化科学带回“老家”,他们象“一条龙”,搞得山村热闹起来了。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好”
人们都热爱故乡,对故乡的群众,对故乡的一草一木,总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在金川插队的青年,把金川亲切地叫做“第二故乡”。几年来,上面几次招工、招生,他们都是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愿离开这里。
青年们热爱金川的山和树,热爱金川的水和田。但是,他们更热爱哺育他们成长的贫下中农。谁家有什么困难,知识青年马上跑去帮助解决。社员也把知识青年当作自家人,有事爱找他们办。看到他们没菜吃了,就送去菜;没柴烧了,就送去柴。这一切,象是发生在一个家庭里的事情,大家觉得很自然。
一天夜里,一位贫农女社员难产,家里人正焦急时,插队知识青年方桂明、姚翠兰等闻讯赶到,二话没说,就拉着车子把产妇往医院送。山路高低不平,为了使产妇不受颠簸,他们就连人带车抬着走。产妇和她的家属很受感动,逢人就说下乡知识青年好。
又一天,知识青年江耀国乘一个社员驾驶的手扶拖拉机从县城回金川。车过富堨湾的高坡时,驾驶员没把稳车头,拖拉机以全速冲出了路面,眼看就要翻下坡去。怎么办?“跳车?不行!拖斗上还坐着几位社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不容多想。小江跳起身,一把抓住离合器往后拉,并用全力扭转车头。拖拉机终于停了下来,一场车祸避免了。可是,小江的左腿却被拖斗压伤,昏迷过去。他的手还紧紧抓着离合器。
党组织把小江送进了医院,金川的贫下中农经常去看望,带来一篮篮鸡蛋。贫下中农多么疼爱这个青年啊!他们眼神里流露出内心的不安。小江看出了贫下中农的心情,反而安慰说:“没有什么,即使我的左腿坏了,右腿还好好的,照样可以在金川干革命!”过了些日子,小江伤愈快出院了,党组织安排他回城休息一段时间,小江坚决不肯,他说:“让我回金川去吧!我不能干重活,还可以坐在晒谷场上看看麻雀。”领导被这位青年火热的心感动了,同意了他的请求。
象江耀国这样的好青年,贫下中农谁个不爱呀!在金川,你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夸奖知识青年,赞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好!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在安徽歙县金川生产队插队的知识青年和生产队干部一起研究秧苗的生长情况。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