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选麦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9-06-01
第2版()
专栏:

  选麦种
李俊
华北大部分地区的风土,适合种麦。过去大面积的麦田,都是集中在地主、富农手里。现在麦田也随着土地改革运动,分散到农民手里了。由于它的分散,在耕作管理上,特别是在选种与保持品种上,农民还感到有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这家三亩,那家五亩;这家种红麦,那家种白麦。再加上几家伙用一个场,几种麦子在一个场上打,因此品种混杂。一块地里,一家的麦子,有秃麦,有芒麦,有早熟的,有晚熟的,到收割的时候,不能一齐熟。收早了,有一部籽粒不饱实,粮食成色低,磨不成好面,卖不上大价钱;收晚了,有一部分籽粒落了。农民对这个问题,颇感苦恼。
几年来,小麦的“黑黄疸”(锈病)与“乌霉”(黑穗病)也很严重。估计每年平均减产约在百分之十以上。在太行曾经名贵一时的“一六九”小麦,由于“黑黄疸”的严重影响,已不能再推广了。晋豫边沿漳河一带小麦区,由于农民习贯利用浇地水渠淘麦,“乌麦”由河水的传染,平均每年病害要超过百分之十,个别麦田,有的时候,病穗能占过半数。
如果能把选种工作作好,以上的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几年以来,在选种工作上,已得到一些成绩。比如太行在一九四七年已育成每亩收三百零六斤,抗旱力强的新麦种。现正继续培养试验中。冀南也已选得“广宗白”“鱼鳞白”两种好麦种。不仅抗病力强,生长力旺,并且比当地普通小麦多产百分之二十以上。现已开始推广。
此外在冀鲁豫找到了产量大的“由字”麦,在邢台找到了抗疸力强的“和尚头”小麦。不过以上这些只是几个农场的工作成绩。必须使千百万的农民掌握了选种技术,才能达到增产目的,因此我们必须把选种造成一个运动!
第一,要普遍动员农民,在割麦前到地里选穗。单挑一样的、没病的好麦穗。比如挑白秃麦,就完全挑白秃麦。挑红芒麦就完全挑红芒麦。这个劳动,妇女小孩都可以担任。只要今年费几个工,挑好今秋够用的麦种。明年多打好粮食,是不成问题的。
第二,有重点地组织就地选种、就地推广。农民家家种麦,但不一定每家都有好麦种。因此,可以在一个村里或一个互助组里,推举几个有选种经验的农民,从全村或全组,挑最好的麦地,当大家的采种地。先把地里的杂穗和病穗全挑净,然后把这块麦子单另打场,全部当种籽。在换种时,原则上要掌握住不要叫“采种地”地户吃亏。如果在选种、收割、换种上有一些损失,也应按“亏众不亏一”的原则,大家分担。因为要是叫“采种地”地户吃了亏,以后谁的地里有好庄稼,也不肯往外换种了。太行平顺县劳动英雄李顺达同志,每年秋收的时候,用这个方式,动员群众,挑选调剂好种籽。群众很愿意,成绩也很好。
第三,要选择有工作基础的村,试办合作种籽仓。最好挑选合作互助基础好的村,在选麦种的时候,组织村的或互助组的麦种仓。把一块地的好麦种,经过严格挑选,集中存放起来。推举专人负责管理,按时翻晒,到播种前统一浸种消毒,分配给种地户。在种籽入仓以前,登记那一户需要多少,先把换种籽的粮食,收齐交给“采种地”地户。这个办法一九四七年在太行黎城、长治全实验过。
第四,有计划的积存备荒种籽。我区每年有些地区闹灾荒,每年到一定时期就号召种早熟作物。但是每年都感到找不到种籽的困难。结果往往完不成任务。现在各地春麦、豌豆、小扁豆、菜籽就要成熟。各地最好以县为单位,设法多积存一些这类种籽。准备备荒播种的需要。这种工作应该年年作,如果不需要当种籽用的时候,还可以用它当粮食。除去多费一些手续以外,并没什么亏吃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