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往昔多灾低产 今日五业兴旺 洪河、汝河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发生显著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7-02
第3版()
专栏:

往昔多灾低产 今日五业兴旺
洪河、汝河流域经过综合治理发生显著变化
据新华社郑州电 豫南淮北平原洪河、汝河流域的广大干部和社员,在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鼓舞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整治河道,修渠建闸,打井建站,植树造林,使这个地区多灾低产的面貌有了显著变化。
洪河、汝河是淮河流域的主要支流,两河流域面积一万一千九百多平方公里,占驻马店地区总面积百分之八十。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粮、油、棉的集中产地。但在过去,历代统治阶级无视人民的疾苦,对洪河、汝河根本不进行治理,因而一遇大雨就漫溢决口,泛滥成灾。据历史记载,仅从清朝到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的二百多年间,就发生毁灭性特大水灾十几次,一般性洪涝灾害几乎年年都有。沿河两岸的农业产量很低,人民生活非常贫困。
解放后,洪河、汝河流域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自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六○年,就对洪河、汝河进行了初步治理,在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了薄山、宿鸭湖、石漫滩等大型水库和上百座中小型水库,沿河两岸常受水灾威胁的局面有所好转。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干部和社员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治水积极性更加高涨,对洪河、汝河展开了更大规模的治理。一九六五年冬至一九六七年春,一九六九年冬至一九七二年春,每个冬春都动员十多万人,组成治河大军奔赴洪河、汝河工地,对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疏浚,加宽加深,截弯取直,同时对宿鸭湖水库进行改善加固。五个冬春,洪河、汝河干流共做土方七千多万立方米,修多种建筑物数百座。经过治理的洪河、汝河,堤防巩固,干流长度缩短二分之一,泄洪量增加一倍多。加上主要支流和面上工程的大量开挖,两河流域内大规模的排水系统基本形成,扭转了沿河两岸年年防汛、年年救灾的被动局面。洪河、汝河治理以来,尽管每年汛期降雨都比较大,沿河两岸都未造成严重灾害,农业生产连年丰收。一九七二年遇到水、旱、风、虫等严重的自然灾害,仍然夺得了较好收成。粮食平均亩产由过去的一、二百斤,提高到三、四百斤,沿河有一批社队已经跨过《纲要》。
西平县著名的四十五里老王坡,位于洪河上游,是一片二十万亩的湖坡洼地,洪河未治理前,每到多雨季节,到处一片汪洋。洪河治理后,几年来,农业产量不断提高,涝洼坡成了“粮食囤”,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汝河横贯县境的汝南县,涝洼地四十多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汝河未治理前,夏季忙防汛,冬春忙救灾。宿鸭湖水库在这个县建成以后,把汝河、臻头河、练江河等大小十六条河道拦腰截断,又治理了汝河宿鸭湖水库以下的河段和主要支流北汝河,使汝河两岸大面积的洪涝灾害基本解除,农业产量逐年提高。
洪河、汝河流域的广大干部和社员,在整治河道,进行防洪除涝的同时,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发展农田灌溉事业。薄山、石漫滩、宿鸭湖水库等地,都建立了大型自流灌区。据新蔡、平舆、汝南、西平、上蔡等五个县统计,共建机电灌站一百四十多处,洪河、汝河流域内的宜井地区,已打机井两万多眼。整个流域的灌溉面积已发展到三百万亩左右。随着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抗旱能力的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洪河、汝河两岸的广大干部和社员,还利用河道两岸大堤大搞植树造林。据统计,洪河、汝河两岸栽树共八百三十多万株。栽树又早又多的上蔡、平舆、新蔡县,不少树已经成材,不仅起到固堤保土、防风浪冲刷的作用,还为集体增加了收入,群众非常满意。板桥、薄山、宿鸭湖水库的管理部门和新蔡县沿洪、汝两河故道的各公社,还利用水面资源发展水产。这些地区已先后在水库和故道内放养鱼苗一亿多尾。宿鸭湖水库年产鲜鱼达几十万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