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献身于橡胶事业的人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08-01
第4版()
专栏:

献身于橡胶事业的人们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琼州海峡两岸,胶林青翠碧绿,蔽日遮天。每当凌晨,山山岭岭,灯光点点,象繁星闪烁,广州生产建设部队的割胶工人头戴胶灯,手持胶刀,穿行在片片胶林之中。
橡胶,是工农业生产尤其是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可是,直到解放前夕,我国橡胶产量很少。解放后,大批老干部、老工人、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召唤,陆续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到海南宝岛上来,他们用汗水谱写了一部橡胶创业史。
这里是新的战场
这里的一些领导干部,经历过枪林弹雨,立过大小战功。现在,年岁大了,是安稳地度过晚年,还是继续艰苦奋斗,为人民再立新功?他们的实践是最好的回答。
老红军罗琦,早在解放前夕,看到从国民党反动派手里缴来的卡车、大炮的轮胎上没有一个中国字,就这样想过:中国没有自己的橡胶,真是寸步难行啊!说也巧,全国解放后,党正好派他带领一批干部、战士从野战部队来到海南岛琼文地区种橡胶。他心情十分激动,对战友们说:“种橡胶,是一场新的战斗,我们不过是换了一个战场。我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橡胶事业!”
刚来,种胶困难很多。听说琼文地区土瘦、风大,不能种胶,有人就主张把这个创办还不到一年的农场停办。罗琦坚决反对。他说:“我国的橡胶事业还是个空白,帝国主义妄想用这一点卡我们的脖子。我们一定要为祖国争口气,就是豁出老命也要把橡胶搞上去。”他的决心得到了上级党委的鼓励和战友的支持。他们艰苦战斗在这风大、土瘦的琼文山区。台风把茅屋刮走了,他们就住进石洞里,白天开荒,晚上盖房;没有粮,就从三十多里远的地方挑回地瓜;没有菜,就冲盐开水下饭;风大、土瘦,难以植胶,他们就先造防风林,改造土壤,待防风林长高了再种胶。三斤半的钢锄用不上半个月,只剩下巴掌大一块。坚硬的毛竹扁担只一年就挑断近十条。年复一年,组织上怕他的身体受不了,要调他到城里去工作。他一听就急了,连忙向组织表示:“当年,我跟着毛主席走完了二万五千里,搞橡胶生产是一次新的长征,现在才刚走第一步,我决心为祖国的橡胶事业奋斗终身。”
某团团长赵玉成刚到十月田这个地方时,驻地周围只有几棵树,枝少叶黄,土地干裂,风沙满天。一九五○年,他和战友们行军路过这里时,嗓子干得冒烟,找了半天都没找到一滴水。当时,他就想:要是党派我来这里搞建设,我一定要先把水源找出来。今天,真的来这里种橡胶了。他能实现自己的诺言吗?能!他亲自带领勘察队,背着水壶、干粮,成天翻山越岭查水沟,看坑洼,找水源,每天要走上百里山路,终于找到了水源,拟定了治水方案;又经过几年努力,现在全团山塘、水库,星罗棋布。
在新的战场上,为人民再立新功的老英雄何止这几个?当年解放海南岛时,用一条小木船打败了敌人大兵舰、创出了奇迹的鲁湘云,虚心向工人学习,摸索种胶规律,创出了优异成绩!在朝鲜战场上立过功勋的于世财,仍然保持当年那种勇士的战斗作风,同自然灾害作斗争;战斗英雄李延年、王万余,成天钻在橡胶园里,一身汗水、一身泥,同工人一起战斗。当台风袭来时,他们和战士一起顶风冒雨,防风护苗;当寒流南下时,他们通宵达旦守在胶林,燃起篝火,熏烟抗寒。他们的行动,激励着橡胶工人,夺取橡胶生产一个又一个胜利!
胶林里的年青人
战斗在橡胶园里的一代青年胶工,正在茁壮成长,他们立志把青春献给祖国的橡胶事业。
不少知识青年热爱橡胶事业,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的。就说蔡洁吧!一九六八年,她还不满十六岁,就要求上山下乡来当胶工了。初进胶园,还是满腔热忱,决心很大,一心要在发展橡胶上出力量。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觉得天天钻在山沟里,围着胶树削树皮,很艰苦,没前途。思想一波动,手里的胶刀也不听使唤了,不仅伤树多,胶水产量也下降了。老工人见她思想低沉了,就给他讲了农场的艰苦创业史,要她正确对待个人的前途。经过老工人的耐心教育,她干得愈来愈出色,大家推选她当了铁姑娘班的班长。
蒙渊潭是从城市来的知识青年。开始,他认为割胶是力气活,不必动什么脑筋。有一次,割胶辅导员来割他的胶树,结果比他多割了十斤胶水。这件事触动了小蒙,他想,小小胶刀有学问呵!割浅了,不能完全切断乳管,会减少产量;割深了容易伤树。怎样才能做到稳、准、均、轻、快,而又不伤树呢?蒙渊潭从此日夜苦练割胶技术,很快达到了一级胶工的水平。他又进一步观察、分析每株树的特点,灵活用刀,获得了高产。
李如芬是普通女胶工。她负责管理的一些橡胶林段,困难很大:坡陡、地瘦、石头多。大雨一来,水、肥、土都被冲跑,被称为“三跑”地,产量很低。李如芬利用中午时间,一锄一镐地修平台,从山上挑来石头,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把“三跑地”改成了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地。在她的带动下,贫瘠的黄土山改造成肥沃的胶园。
革命的理想鼓舞着一代青年胶工,这里出现了多少动人的事迹。被人称为“橡胶迷”的张长宏,在一向认为难以种胶的海南岛西部干旱地区,定植了橡胶。某团二十六连的吴祥国和吴瑞庆,为了管好胶苗,在远离连队的深山窝里,搭了个小草棚,不顾山蚊咬,蚂蝗叮,他们白天劳动,夜间轮换赶山猪,保证了胶苗成活。他们所管的林段实现了梯田化、覆盖化。某团五连的林克慧经常钻在胶林里,观察、分析死皮树的原因,掌握了一些防治胶树死皮的方法。在胶园里,有多少个青年科研小组,他们一心为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的橡胶事业做出贡献。
在不同的战斗岗位上
在这里,不同岗位的工人,都在为祖国的橡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指岭下的七连有三个山头,兽害、风害十分严重,这里定植的胶苗二千多株,只有三株活下来。一九七○年,连队又在这里定植了二千多株胶苗。老工人蔡高欧自告奋勇提出管理胶苗。他说:“我一个人保证管好,让同志们腾出手来多搞些橡胶吧!”他从山上砍伐木料,围了一条五百五十多米长的篱笆,抵御山猪侵袭,保苗率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七。
每天,从苍苍茫茫的胶林里收回的胶乳,必须及时运进橡胶加工厂,制成胶片或浓缩胶乳。每一块胶片都凝结着制胶工人的心血。五指山下某制胶厂工人们研究出适量加氨水保胶水的方法,杜绝了胶水损坏的现象,并且完成了十三项技术革新。
收胶站,每个割胶连队都有,他们的工作看起来不过是称称胶水,记记账目。果真这样轻松吗?不!胶水收回来要防止变质,并且要及时运进加工厂。某团收胶员刘歆泉学会了滴定测氨的方法。连续七年,他收的胶水从没有损坏和浪费过。收胶员何秀成把洗桶水中剩下的凝胶,一点一滴收回来,仅一年就收得干胶四百三十二公斤。
气象站,这隐没在林海中的“哨所”,每天准确地预报天气,保证橡胶的正常收割。气象员沈炽华为了学会“管天”本领,拜访了二十多位有经验的黎苗族贫下中农,收集了六十多条观察天气的谚语。十几年来,他逐日作气象纪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制作了二十多种长、中、短期预报图表,统计了上千个数据,使预报准确率达百分之八十以上。他们的劳动,对橡胶的生长、防风、防寒、防病虫害,掌握季节,起了很大的作用,不愧为“胶园哨兵”。
放眼南国,胶园碧海,一片葱茏。在这些橡胶工人的忘我劳动下,胶林更加繁茂,祖国的橡胶事业,蒸蒸日上。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在割胶季节 本报通讯员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