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阅读
  • 0回复

攻破封建文艺堡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1-01
第5版()
专栏:

攻破封建文艺堡垒
王亚平
作品写得使人民大众能懂,懂了又喜爱,喜爱了又能起到教育作用,那确确实实是一件不容易办到的事。
因为,我们的工农兵大众,自己能写作品以表达自己的生活、思想、情感的还实在太少。知识分子对于人民大众的语言学到家的又实在不多,学了一点点,或学了一部分,写起作品来,就真有点费劲。
同时,由于形势迅速地发展,人民大众经过了长期的斗争,更丰富了他们的生产知识、战争知识、生活知识,也就迫切地要求唱新歌曲、演新剧本、读新小说、听新唱词、看新画等等。在这样的形势任务需要底下,人民大众文化水平现状下,就产生了作品的懂不懂问题;高了呢?低了呢?如何进一步检查创作、发动创作等问题。
关于懂不懂问题,应该是大众文艺创作的主要问题,因为既然写给人民大众去看、去听,那就首先要叫他们能看懂,能听懂。这里并不限定某种形式,剧本、小说、诗歌、唱词、快板、歌曲、以及其他“三字经”“莲花落”“十枝花”“顺天游”等旧形式加以新内容,在今天都还有它一定程度的意义与作用。因为人民大众是需要多样的形式,表现当前伟大丰富的现实也需要多样的形式,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不同、创作对象不同,也就决定了形式更该多样发展。比如,四野战军总结部队文艺工作时,“人民战士三字经”最受欢迎,而且印了几十万册,在战士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北京、东北、青岛、天津、武汉、南京、上海等地都展开了戏剧、曲艺改革工作,创作了不少剧本、鼓词,不断地做了广播、演唱,许多艺人、新旧作家、工人、学生、职员都参加了这一写作。但作为文艺创作的方向,应该多多的努力学习创作工农兵及其干部的形象。因为这些人物,以及围绕这些人物日常所发生的事件、社会生活正在创作新中国人民的解放史、斗争史、建设史。离开这些人物、事件、生活,很难发挥文艺作品的思想性、主题的积极性等等。努力描写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人物来教育群众,推动社会生产前进,当然创造前进人物的典型是困难的,不熟习、不了解、不容易写好,而写的不好难免有很多责难。要善于在严肃的批评中求得改进。如果得到有写作修养,有经验的作者帮助,创作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人物会出现得更快更好。
我们要努力写工人,认真写工人。工厂文艺的幼芽初生了,我们爱护它,培植它、帮助它、生长、发展。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卅日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