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情寓于声——学习《杜鹃山》念白札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03
第2版()
专栏:

情寓于声
——学习《杜鹃山》念白札记
祖振声
念白,在京剧表演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出戏要有好的念白,单有好的台词还不够,还必须由演员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然后通过念这种艺术手段,实行再创造,从而准确地为交代剧情、表现主题和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服务。
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批判地继承了京剧传统中可以利用的程式,又借鉴了诗歌朗诵和话剧道白的一些手法,使得念白声情并茂,丰富多采。
其一,吐字清楚,字正腔圆。京剧念白,不同于生活中的讲话,要让全剧场的观众听清,就要咬字准、送音远,讲究嘴皮上的功夫。且看柯湘在第二场上场后的第一段念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斗争。甘洒一腔血,唤起千万人!”第一句的“迫”字,是运用传统念白中“喷口”的发声方法,从嘴里把声音“打”出来,传得远,有力量。念到最后一句,语气加重,音调升高,“千”字拉长,“万人”吐字坚决,又有顿挫,“人”字归音上扬。这四句念白,发声响亮,音量饱满,加上诗歌朗诵般的音调和铿锵有力的节奏,真是字字千斤,声声霹雳,豪迈地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革命情操。此外,在第一场雷刚见到杜妈妈时有这样一段念白:“您的好儿子,咱穷人的亲骨肉,他、他、他……英勇就义啦!”几个“他”字,也是运用“喷口”的发声方法,声音不大,但却很清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此时此刻雷刚悲痛的心情。
其二,抑扬顿挫,安排得当。念白要根据人物的思想感情,注意音调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快慢有致,做到念白不“白”,念中有“唱”,富有音乐性。在第二场柯湘严正地声讨敌人的大段念白中,为了突出“只有马列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工农的救命星”这句革命的真理,在这之前的念白,节奏和音调基本平稳,无大的变化。这正预示着“静”后有“动”、“伏”后有“起”。在“共产党”三字之间有瞬息的休止,“党”字拖长,音调由平声压下再扬起,“救命星”三个字顿挫有力,一字一字迸发出来,把这段念白推到了高潮。又如:第三场柯湘耐心说服雷刚要分清敌我的一段念白也是这样:“可你,……还要毒打推车的雇工,我们的阶级兄弟。”这时感情一收,然后从“你,这是革谁的命?”起,一连四句,一句比一句语调高昂,感情奔放,直到又一个高潮。这种念白运用了京剧传统中“欲进先退,欲放先收”的手法,并在念法上根据人物感情的需要,在音调和语气上都做了合情合理的安排,从而表现柯湘对敌恨,词锋犀利;对己爱,语重心长。
其三,弦外有音,耐人寻味。《杜鹃山》的念白常常是一语双关的,但是,由于演员念得恰到好处,却把人物的“潜台词”交代得一清二楚。第八场柯湘已经掌握了温其久勾结毒蛇胆出卖革命的真凭实据,为了用这个反面教员进一步教育雷刚和农军战士,柯湘故意问:“温队副,你也很着急呀!”“温队副,想得很周密,你真是费尽了心机!”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对敌人的阴谋没有察觉,如果用肯定的语气念这两句,那就错了。因此,这里用讥讽的语气,作到了言外有意又不露痕迹。第五场,柯湘为阻止受温其久煽动的小山莽撞下山,连唤四声“小山”,前两次响亮、坚决,第三次节奏放宽,音调凄楚,蕴含着对小山的无限关切,最后一声“小山”,是用话剧道白中的真声,嗓门压低,引出一段为什么“不能贸然行动”的念白。同样的两个字,由于不同的念法,感情不同,人物的“潜台词”也不同。这样在语气和声调上起伏跌宕的艺术处理,使人仿佛感到剧中人物欲言未绝,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