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丰收时节访辽河平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1-03
第3版()
专栏:

丰收时节访辽河平原
秋收时节,记者访问了辽宁省主要产粮区的辽河平原。从北到南,行程千里,耳闻目见,到处是喜人的丰收景象:各个生产队的场院里堆满了刚收下的高粱穗、玉米棒子、大豆和水稻,满载谷物的车辆还在络绎不绝地从地里回来;白天,田间、村头一片大忙景象;入夜,一座座场院灯火通明,脱谷机通宵不停地轰鸣,社员们正喜气洋洋地赶打新粮。
辽河平原包括辽宁省的铁岭、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盘锦六个地区(市)的二十三个县(区)。耕地面积只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交售给国家的征购粮却占全省征购粮的一半以上。今年辽河平原绝大部分县(区)的粮食产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预计总产量将比去年增长两成左右。无论是平均亩产过“黄河”的县,还是跨“长江”、超千斤的公社(农场)、大队和生产队,数量都比过去成倍增加。我们访问了辽宁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营口县水源公社。这个公社的二十四个生产大队,今年有二十三个粮食平均亩产超千斤。大家说,这样的好收成,真是越干越起劲。
在田间地头和场院上,广大干部和社员正一遍又一遍地学习党的十大文件,畅谈批林整风的伟大成就,总结今年丰产的经验。大家说,今年许多地方是旱、涝、雹、风、虫五灾俱全,粮食产量能够大幅度增长,靠的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批林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激发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各地区(市)普遍加强了基层领导班子的建设,对长期赶不上来的后进单位进行具体帮助。盘锦地区有一百三十七个后进单位通过路线教育,解决了方向道路问题,粮食产量显著增长。
去冬今春,辽河平原广大农村的干部和社员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加快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进程,改变了生产条件,有力地促进了今年粮食丰收。位于辽河中游的铁岭地区,通过整修防洪大堤、建立电力排灌站、修建条田、平整土地等一系列工程,使一百多万亩涝洼地得到了治理,其中有四十八万亩基本上解除了洪涝灾害。铁岭县汛河公社今年六月连降暴雨,五万亩刚栽过秧的稻田里一片汪洋,但是三天后积水就全部排尽,秋天仍然获得了丰收。
广大干部和社员回顾夺得今年农业丰收的战斗历程,进一步激发了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今年粮食亩产跨“黄河”的海城县社员,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在细收细打、增产增收的基础上,力争向国家早交公粮,多卖余粮。王石公社各生产队都挑选上等粮食,晒干扬净,送到国家粮库。这个公社在完成了一百四十万斤征购粮任务后,又卖了很多余粮。由于社员们交售爱国粮热情高涨,今年辽河平原各地粮食部门普遍比往年提前十天到半月接收新粮。
目前,辽河平原的许多社队正在两条战线上同时战斗。他们一方面抓紧秋收脱谷、交售粮食,一方面为夺取明年粮食更大丰收而进行准备工作。各地都已出动了大批劳动力进行秋翻地,大搞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在开原县长达三百五十米的清河拦河闸工地上,红旗招展,机声隆隆,人欢马跃,热气腾腾。这个大闸原定今年施工、明年配套、后年受益,计划扩大灌溉水田二十万亩。在党的十大精神鼓舞下,广大干部和社员决定加快施工进度,大干一个秋冬和一春,明年就开始灌田。在施工工地上,不少公社党委书记亲临第一线,和社员一起推小车,担土挖泥,带头大干苦干,广大社员斗志昂扬,劳动工效成倍提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