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天山北麓军民团结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2-04
第4版()
专栏:

天山北麓军民团结歌
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沿的广大农村和牧场,各族人民热情传颂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三六团拥政爱民的事迹。这个团在进驻大沙漠的二十多年里,坚持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满腔热情地为各族人民办好事,同当地各族人民结下深情厚谊。
最近,我们到这个团和这个团驻地附近的新光公社访问,看到新光公社的各族社员,正和军垦战士在一起锄草,田野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他们的歌声笑语里,热情的哈萨克族老人把我们引进他们的新房,一边请我们喝香喷喷的奶茶,一边弹着冬不拉,唱起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赞歌。
一九五○年,当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先遣部队来到准噶尔盆地西沿这片万古荒漠时,这里只有一些哈萨克毡房和几个羊群。二十年后的今天,这里建成了一个拥有近五万亩耕地的军垦农场,各族人民也在这儿定居下来,发展成近二百户和一万多亩耕地、三万只牲畜的人民公社了。陪同我们访问的公社革委会主任克里木说:“公社的土地里,渗透着军垦战士的汗水。这些年,军垦战士给我们办的好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现在就请你们去参观军民团结新村和军民胜利新村。”他一边走,一边向我们讲这两个村庄名称的由来。
那是一九七○年春天,新光公社的各族贫下中农决心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重新安排河山,向大沙漠索取更多的农牧产品,支援社会主义建设。正当各族人民远离住地,前往二十公里外的尤口荒区开荒造田时,一三六团派了六十名军垦战士来帮助公社挖引水渠。严冬季节,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军垦战士和各族社员一起,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艰苦奋战一个多月,挖成一条四公里长的引水渠,还清除了荒地上的荆棘,平掉了一座座沙包,开垦出两千多亩土地。当年开荒,当年种植,当年收获,玉米亩产近千斤,棉花亩产皮棉过百斤。为了解决各族社员在新荒地上住房问题,军垦战士和各族社员一起打土坯,盖了九十多间房子,使四十多户社员住进了新居。各族社员为了纪念军民团结战斗的胜利成果,把这个居民点命名为“军民团结新村”。
一九七二年,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各族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农牧业生产呈现一派大好形势。为了进一步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公社党委决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再建设一个新的居民点。公社这个计划一提出,立即得到一三六团的热情支持。团党委派出技术人员帮助公社规划新居民点方案,又抽调十多名有经验的军垦战士帮助公社盖房子。节日假日,军垦战士还利用休息时间,成群结队地到公社参加盖新房的劳动。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一百五十六间新房盖起来。一三六团还考虑到当地各族社员喜欢幽静环境和爱吃瓜果的习惯,在每户社员的房前屋后栽下一些苹果树和葡萄树。这年的国庆前夕,新光公社的各族社员穿着节日的盛装,喜气洋洋地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五十四岁的哈萨克族老人哈斯木江弹着冬不拉唱道:“天山上的雪水最纯净,也比不上亲人解放军的心田;我哈斯木江唱一千首赞歌,也唱不尽毛主席的恩情!”为了庆贺军民团结战斗新的里程,各族社员给这个新的居民点定名为“军民胜利新村”。
我们在一三六团还了解到,团党委十分注意教育下一代,积极引导他们虚心向各族人民学习,从小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的思想。从一九七一年开始,团子弟学校根据团党委的指示,在高小部和初中部增设哈萨克语课,并把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军民团结的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路线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还组织学生到公社进行社会调查,教育学生学习各族贫下中农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思想和勤劳、勇敢、俭朴的优秀品质。在党组织和各族贫下中农的辛勤培育下,学生们不但初步学懂了兄弟民族的一些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他们同各族人民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