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红旗渠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3-12-09
第3版()
专栏:

红旗渠畔
林风
林县人民修建的红旗渠,象天河,又象巨龙,腾空飞越,盘缠在太行山腰。而林县人民修建的三百多座水库和四十座电站,就被无数条银带似的红旗渠的支、斗渠水串联起来。在灿烂的阳光下,座座水库碧波粼粼,象银瓜般滚在平川,嵌在峡谷,挂在山巅。等到夜幕降临,电站强大的电流点明了山上山下万家灯火,那光辉夺目的夜明珠,犹如万颗明星落在山岭原野,一簇簇,一丛丛,把太行山区装点得分外妖娆。
电站的水轮机日夜飞转,清清的流水欢乐地流向一座座山庄村落,流向一丛丛树海果林,流向一片片庄稼地。如今的林县,哪里还看得到一点水贵如油的影子呢?水,带来了村村欢笑,人人喜悦,稻谷飘香,棉花满仓,果园芬芳,鲜鱼肥壮,五小工业星罗棋布,一派生机……
一九六九年严冬,红旗渠工程全部竣工的欢庆会刚刚结束,林县革命委员会就向全县人民提出了
“有水以后怎么办”的新课题。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都在酝酿着“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新战斗。社社队队都算了三笔账:一笔是稳产高产的需水账,一笔是水利设施的来水账,一笔是水的有效利用账。左算右算,算出了矛盾:一是全年算账水有余,而禾苗集中用水期水却不足;二是红旗渠渠线以上和灌区以外的高岗山岭地仍然干旱缺水;三是水的综合利用差,单从水力发电来看,全部利用红旗渠水可发电一万九千多瓩,而真正利用的还不到四分之一。
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大建水库和水电站,实行长藤结瓜,把平时不用的水蓄起来,用时放出去,让一条红旗渠变成两条红旗渠用。
水留得住吗?林县人民回答是:留得住。山高多峡谷,正好修水库,渠高落差大,正好建电站。层层河床,道道水闸,更是水流千转,难以脱身。县革委会经过调查研究,勘测规划,全县筑库办电的蓝图很快就拿出来了。
蓝图,象关不住的春风,立刻推开了社员家的门窗,吹进贫下中农的心田,点燃了继续革命的火焰。多少人议论,多少人向往,多少人备锤擦钎,等待参战,谁不想早日投入这艰巨而又光荣的新战斗啊!
红旗指处,气壮山河的洪流,在林县百里山川翻滚。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广大干部和群众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老英雄焕发青春,重上征途;年轻一代雄心勃勃,欲与天公试比高。原来需要由公社修建的工程,几个大队就拿下来了;需要几个大队办的事,一个生产队就办了。渠上渠下,炮声隆隆,筑库办电,遍地开花。
东岗公社芦寨岭山高石多,水源奇缺,过去是全县有名的“火龙岗”。红旗渠三干渠八里长的曙光洞从岭下通过,解决了吃水困难,但岭上土地仍然受着干旱威胁。县革委会制订的蓝图一传开,座落在岭上的上燕科、西芦寨、东芦寨、中芦寨的贫下中农,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利用挖曙光洞的竖井建立扬水站提取渠水,修建小水库蓄水,使一千八百多亩旱地变成水浇地。
西北风卷着沙粒,在芦寨岭上啸叫。人们的脸象是刀割一样的疼。一镢头一镢头刨下去,两手震开一条条裂缝。曾参加过红旗渠总干渠和曙光洞建设的老英雄赵万泉,从建库的第一天就来到工地。眼下,他双手抡起铁锤,正在劈打一块巨石。火星在锤下飞溅,沾着雪花的碎石在四周纷飞,汗水在他脸上挥洒。一锤一锤,又一锤,巨石还是纹丝不动。他直起腰来喘了口气,往手心吐口唾沫,又抡起铁锤,嗯的一声,巨石终于被破成了两半。他微笑着,用冻裂了的手背抹一下汗,然后把劈开的一半石头锁上铁链,同另一个社员沿着羊肠小道,一步一步艰辛地抬到库底。在严寒中,在风雪里,他一趟又一趟从另一座石山上抬来石料。有人体贴他上了年纪,劝他休息一会儿。老英雄斩钉截铁地说:“宁愿少活二十年,也要让旱地变水田,眼下正是出大力流大汗的时候,我咋能休息!”
上燕科、西芦寨、东芦寨、中芦寨四个队经过一百五十天的奋战,就把容水四万三千方的小水库挖出来了,又建成了扬程七十米,每小时提水二百八十立方的扬水站。芦寨岭上树起了一面又快又好建设水库的红旗。
就在芦寨岭上的社员忘我劳动的时候,河顺公社城北大队的水库工地,也早是热火朝天了。这个队地处红旗渠上游,按说水过地皮湿,用不着挖水库,全队二千多亩土地全部可以灌溉。但是他们站在高处,看到远处,心里装着全局。在水库动工的动员会上,年轻的党支部书记高银昌打着手势激昂地说:
“水过地皮湿,是利己主义思想,我们城北人,不能光看到鼻子底下这一点,还要看到下游。他们用水比我们困难,如果我们修上水库,不就能腾出水来浇下游的土地了吗!”高银昌说出了社员们的心里话,大家精神饱满地说:“站在上游,看到下游,只要你领头,俺们跟着干。”
说干就干。在水库工地激战的日日夜夜,高银昌挽袖卷裤,一身土,一身汗,推土找最大的荆篓,抬石头找最强的对手。他肩上负过多少重量,没有人能够计算清,但见他手背裂开的密密麻麻的血口,衣服肩头磨开了片片碎花。社员们称赞他是好样的,他却总是连声“差得远,差得远”,然后又认真地说:
“我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
参加过激烈的阶级斗争,现在能在
改变穷山恶水的战斗中为人民出力
流汗,这是光荣,也是最好的锻炼
和考验。”他们只用了九十天时间,
建成了一座小水库。接着,在一九
七一年的冬天,又建成一座容水七
万方的水库,使一九七二年粮食单
产达到七百零二斤,比筑库前的一
九六八年提高二百六十四斤。长藤
结瓜,越结越甜,城北人修水库尝到
了甜头,修出了劲头,去冬今春,
又建成一座容水四十万方的水库。
短短四年,就建成了三个水库。这
个解放前“辘轳大,水井深,有女
不嫁城北村”的干旱山村,如今变
成了鱼米乡。
红旗渠灌区能挖库蓄水,渠线
上的队能提水、蓄水,远离红旗渠
的深山队能不能拦洪筑库蓄水?林
县人民回答是:能!
在太行山巅泽下公社峰峪大队小车网水库工地笑语鼎沸,炮声回荡。社员们挥锨舞镢清出了坝基,肩挑人抬搬来了石头,不是石匠的拿起了锤子,不是瓦匠的拿起了瓦刀,大干两个冬春,就把大坝垒起来了。
谁知,一九七一年一场暴雨,巨大的山洪使大坝变形移位,坝顶裂缝,筑库失败了。党支部书记刘先文带领群众分析了大坝裂缝变形的原因,又一鼓作气把大坝加宽加固重新垒好了。可是,第二年因渗漏没有蓄住水,又失败了。这给峰峪人的打击可不轻呀!有的社员伤心地摇头,有的社员掉下了眼泪。刘先文比别人更难过,他顶着狂风来到水库,在坝顶,在库底,在闸门口来回观察,寻找渗漏的原因,琢磨堵漏的办法。呼呼的西北风啊,任你卷着沙粒在山沟里吼叫,把大树刮得东倒西歪,把小树刮得露根断腰,可是你怎能吹得动峰峪人改变自然面貌的决心!经过多年革命斗争锻炼的刘先文深深懂得,在胜利的征途上,失败、挫折是常有的,革命意志决不能动摇。夜里,他在大队办公室召集了党员会议,领着大家学习毛主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伟大教导,然后严肃地问大家:“我们遇到了困难,怎么办?贫下中农眼睁睁地在看着我们,我们是上去,还是下来?”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干上去!”“对,干上去。洪水可以使大坝变形裂缝,空洞可以使洪水渗掉,但它变不了、渗不掉我们的革命意志,大寨贫下中农三战狼窝掌,把一条乱石滚滚的干河滩变成了米粮川。只要咱大家革命精神不退,就不怕水库蓄不上水!”刘先文的话,象落地的钢筋,铮铮有声,房子里顿时热气腾腾。大家总结了经验,找出了失败原因,就分头到群众中去做思想工作,大破懒汉懦夫思想,树立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坚定了改变山河面貌的决心和信心。
在围着火炉还嫌冷的季节里,有多少社员索性脱掉了棉衣与顽石搏斗,有多少人赤脚卷裤在刺骨的冰碴里清基,又有多少人脚冻得走不了路还在继续战斗。一条大坝,犹如铜墙铁壁,终于屹然矗立起来了。
前进的道路坎坷不平,革命的征途充满着斗争。就在全县广大群众乘胜前进的时候,林彪反党集团百般仇恨,他们把一股股妖风吹进太行山区,大砍林县这面红旗,大肆诬蔑红旗渠,妄图阻挠英雄人民筑库办电的前进步伐。但是,林县人民不愧是英雄的人民。当错误的倾向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他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在革命领导干部杨贵同志的带领下,不怕孤立,不怕泰山压顶,发扬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硬着头皮抗击狂风暴雨,挺起胸膛抵挡阴风恶浪。
那是筑坝建库紧张施工的第三个年头,小店公社元家庄大队的社员,听到林彪反党集团破坏林县人民筑库办电的消息,一个个肺都快气炸了。在水库工地的批判会上,支部书记赵德义指着挂在山坡上的红旗渠,十分严肃地说:“红旗渠是两条路线斗争的见证。大家记得,那年红旗渠刚动工,就遭到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他们多次强迫红旗渠停工下马,当时多少人心里不平,气得眼泪直流……”
老支书说到这里嘎然声止,一股愤怒之情使他两眼炯炯发光。社员们回顾当年情景,心头燃起万丈怒火。大家静默一会,老支书又说下去:“当年我们贫下中农天不怕,地不怕,同错误路线进行了激烈斗争,保证了正常施工,经过十年艰苦奋斗,建成了红旗渠,改变了缺水面貌,如今又有人要砍这杆红旗,破坏山区建设,我们决不能容忍!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我们一定要战胜阴风恶浪!”句句掷地有声。社员们身在冰天雪地,却觉胸中热气腾腾……
干!继续大干、苦干!元家庄贫下中农和全县人民一样,用实际行动抵制着错误路线。鼓干劲,抢时间,重新安排河山。到一九七一年冬天,元家庄建成了容水四十万方的水库,把上千亩的土地进行了深翻平整。粮食亩产由一九六八年的五百四十七斤提高到一九七二年的一千零二斤,粉碎了林彪反党集团的阴谋诡计。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光芒万丈的火炬,照亮了林县人民前进的道路。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在修建着一座座水库的同时,他们还集中兵力,建起了一座座水力发电站。城关公社所在的红旗渠共有一干渠十二支渠,渠道全长不足二十里,就规划了二十七座小型电站。办电,困难重重,贫下中农豪迈地说:“只要发扬红旗渠的革命精神,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他们坚持土法上马,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现在这条渠道上已建成电站十座。清晨,你站在这条渠首向下看去,但见一条银龙迎着红日,翻着金花银浪,直泻东方,一座座蓝砖红瓦的机房,象珍珠,似玛瑙,镶挂在渠旁,点缀在五谷丰盛的原野上,多美的锦绣河山啊!
太行山巅的合涧公社柳河水大队合峪沟生产队,只有十六户,村小人少,却志气高,干劲大。贫下中农推选回乡知识青年秦生福担任技术员,他们脚登峭石,手扒石缝,象壁虎一样紧紧贴在岩壁上,抡镐打钎,挖平地基;盖机房,没有砖瓦,就上山劈料石,起石板,盖起了三间机房;没有水轮机,就用水轮泵代替;没有配电盘,买了个电表,自己在木板上安装;没有技术,秦生福几次跑下山拜师取经。一座十二瓩的水电站终于在悬崖陡壁上建成了,通电的那天傍晚,高兴得老人、青年、儿童个个合不住嘴,他们跑上山头,对着邻村、亲友放开嗓门喊:“快来瞧呀!快来看!俺队夜明珠要放电。”当社员们看到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电站,如今用自己的双手建成,谁能不激动得掉泪!
其实,红旗渠建成以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林县人民何止修建了水库、电站呢!深山社队挖山泉、打旱井,淇淅河两岸建水轮泵、电灌站,灌区深翻平整土地,……同样取得了辉煌战果,一项项光辉的工程,一个个英雄模范,如满天繁星,处处闪光,谁能抒写得完呢?
今天,在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鼓舞下,英雄的林县人民重新制定了明天农田基本建设规划,乘着浩荡的东风,挥舞着闪亮的银锄,踏上了新的征途,以充沛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以坚强的革命干劲和惊人的智慧,进一步安排林县河山。在红旗渠畔,继续修建更多的水库,办起更多的电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