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激动人心的好戏——评话剧《风华正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3-03
第4版()
专栏:

激动人心的好戏
——评话剧《风华正茂》
燕向青
天津市话剧团演出的《风华正茂》,是一出激动人心的好戏。它深刻揭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的斗争,比较成功地塑造出一个反潮流的英雄人物常虹。这一英雄人物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鲜明形象,受到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师生的热情欢迎。
《风华正茂》写的是六十年代初期教育战线两条路线的斗争。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领域两条路线斗争的继续。伟大领袖毛主席历来十分关怀教育革命,作出过一系列的指示。但长期控制教育领域的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拒不执行。毛主席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广大革命师生奋起向修正主义教育制度猛烈开火,冲破黑线的控制,走出学校,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学校出现一片朝气勃勃的革命气象。但到六十年代初,这场教育革命被资产阶级司令部镇压下去,他们重新建立修正主义的教育秩序,鼓吹“智育第一”、“分数挂帅”、“师道尊严”。这是对一九五八年教育革命的大反动、大倒退。它同国际上帝、修、反的反华大合唱相配合而掀起了一股逆流。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主席发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号召,一场兴无灭资的斗争,在各条战线上波澜壮阔地展开。被资产阶级司令部顽强控制的教育阵地,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也十分剧烈。
剧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思想,从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观察和反映教育战线上的斗争生活。它提出了要以什么路线、什么思想来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样重大的主题。在当前深入批林批孔,深入进行教育革命的斗争中,这个戏的演出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它是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有力批判,是对孔老二“学而优则仕”的反动思想的迎头痛击!
剧本作者怀着饱满的革命激情,塑造了一个具有反潮流革命精神的女教师、共产党员常虹的形象。她怀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来到学校,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走与工农群众结合的道路,把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的“大课堂”联系起来。而这一切,都是同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何翔的主张相对立的,是同何翔所坚持的“智育第一”、“分数挂帅”、“师道尊严”等等不相容的。
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教材和方法去培养?培养出来的青年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一直是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斗争的焦点。剧本紧紧地围绕着路线斗争问题,有层次地组织了几个回合的斗争,把英雄人物放在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去展示她敢于反潮流的英雄性格。何翔历来歧视工农子弟。渔民子弟赵晨光没有来参加考试,何翔借口影响学校的“成绩”、“荣誉”,不问青红皂白,要给惩罚。常虹坚决反对,提出必须首先调查清楚赵晨光不来参加考试的原因,强调学生是革命的后代,阶级弟兄,对他们的缺点应耐心帮助教育,不能用惩罚的手段。经过调查,赵晨光果然是由于抢救一个孩子,由于做好事才误了考试。这件事,不但对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以贵族老爷式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何校长是严厉的驳斥,同时也教育了青年教师李燕。以后,常虹坚持开门办学,带领学生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受到贫下中农(渔)的热烈支持与欢迎,而何翔为了贯彻执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强调“质量第一”,说什么开门办学打乱了教学秩序,接着又借口赵晨光“目无师长,破坏教学,要严肃处理”,企图把这场教育革命压下去。常虹坚决反对何翔滥用职权。当何翔在孔局长的支持下,蛮横地贴出赵晨光“自动退学”的布告的时候,常虹气愤地揭下布告,坚决对何翔作斗争。何翔搞了个修正主义的“成绩展览会”,要争什么“全区第一,全市第一”,常虹则针锋相对,把工农群众请进学校,开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收获座谈会。何翔自恃有区教育局孔局长的支持,最后决定调走常虹,而且以开除党籍进行威胁,妄图扑灭教育革命的烈火。但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在这股汹涌的逆流面前,具有反潮流革命精神的常虹,义正词严地指出:
“把我调走,教育中的矛盾仍然存在,斗争还会继续,我相信同学们、老师们会听毛主席的话把学校办好的。”这一连串针锋相对的矛盾冲突,一浪高过一浪,把戏逐步推向高潮,常虹这个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也就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树立起来了,使人感到可亲可信。
《风华正茂》紧扣两条路线的斗争,展开矛盾,激化矛盾,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有力地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常虹的形象,这是对“无冲突”论的有力批判。在当前的文艺创作中,“无冲突”论的影响还是相当严重的。在一些作品中,还存在着不敢写矛盾冲突的倾向;有些作品虽然写了矛盾冲突,但刚接触就缩回去了,不敢激化矛盾。应当指出,“无冲突论”在政治上的根源是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必须彻底批判。
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告诉我们,英雄与群众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为了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写好主要英雄人物的同时,还必须写好其他人物以烘托英雄人物,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剧中另一英雄人物赵晨光,是一个受到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迫害的青年,也是一个具有反潮流精神的青年。第二场他因学习雷锋做好事耽误了考试,受到何校长的无理打击和侮辱。剧本写他怒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何翔,坚信毛主席是关怀青年的,他无限深情地向毛主席像鞠了躬,然后冲出门去。寥寥几笔,表现出他蔑视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顽强性格,感人很深。此外,贫下中渔赵海旺、周奶奶这两个人物,也写得生动。他们从自己的子孙受到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迫害和摧残的事实,深深感到它的反动性,热烈拥护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支持常虹。这些人物的戏都不多,可是都有鲜明的性格,处处都同主要斗争挂上钩,这对于主要英雄人物常虹是很有力的陪衬,使人们看到,常虹是劳动人民的知心人,她代表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她在这场斗争中有深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绝不是孤立的。
剧本还用虚写的笔法,表现了支持常虹的区委魏书记和支持何翔的孔局长。这两个人物虽然没有登场,但观众自能明了他们代表着不同的路线。剧本同时把一个中学发生的斗争,同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联系起来,使人感到这个学校的斗争,是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这就使剧本所反映的斗争生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至于是否一定要具体写一个右派分子,还可以考虑。剧中对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交代得也不够清楚。
目前剧本比较薄弱的,是对党的领导力量,表现得不够充分。剧中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区委魏书记,对常虹的教育、支持与帮助,笔墨太少。如能在斗争的关键时刻,写出魏书记对常虹的有力支持,和对孔局长、何翔等人的坚决斗争,就更好一些。贫下中渔、特别是老船工赵海旺,对常虹的支持,也还不够自觉和有力;张铁山缺少积极的斗争和鲜明的性格,这对烘托常虹的英雄形象不利。
此外,戏的结尾处理,使人感到有些压抑。诚然,六十年代初,教育领域还是黑线专政,常虹的斗争结局,不可能胜利,历史的局限性给这个戏的结尾带来一些困难。这次演出的结尾,写了革命师生、贫下中渔都站在常虹一边,支持她的革命行动,预示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必然胜利,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完全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的深刻含义与光辉前景。但剧本结尾的整个处理总觉得不够理想。
希望作者根据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学习与运用革命样板戏的经验,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真实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相信,一定可以把这个戏修改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