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阅读
  • 0回复

不满美苏称霸中东的局面 决心摆脱美国公司对石油供应的控制 西欧各国纷纷同中东国家谈判石油交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4-01
第6版()
专栏:

不满美苏称霸中东的局面 决心摆脱美国公司对石油供应的控制
西欧各国纷纷同中东国家谈判石油交易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三月三十日讯 自从阿拉伯产油国在去年中东战争中使用“石油武器”以来,许多西欧国家都争先恐后地同中东石油生产国直接谈判双边石油交易,发展经济关系。这是当前在苏美激烈争夺中东的情况下西欧和中东国家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动向。
在同阿拉伯国家谈判石油交易的活动中,法国表现得最为活跃。早在去年十二月初,法国就派遣了一个重要代表团访问沙特阿拉伯。今年一、二月份,法国外交部长若贝尔又对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叙利亚和伊拉克进行了访问。这些访问都同石油交易直接有关。一月上旬,法国官员证实,两家法国大石油公司已经同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管理局签订了一项协定,规定沙特阿拉伯将在三年内向法国供应三千万吨原油。美联社在评论这项协定时写道:这个协定“避开了一向对法国供应沙特(阿拉伯)石油的一些美国石油公司”。它指出,在这方面,“美国人被摈弃了”。
西方通讯社还透露,法国同沙特阿拉伯正在就签订一项更长期的石油供应合同进行谈判,这项合同可能涉及在二十年内向法国提供总数为八亿吨原油的一笔大交易。
紧接着,二月九日,法国同伊朗签订了一项大规模的“经济合作”合同。据透露,其中仅四个主要项目就涉及至少三十亿美元的交易,总额接近五十亿美元。据透露,法国和利比亚二月十九日签订的“经济技术合作原则协定”将使法国有可能在利比亚勘探石油、建立炼油厂,并且规定两国谈判签订一项原油供应合同。法国从伊拉克进口的石油也在增加。
英国也在海湾地区积极开展活动。据西方报刊透露,今年年初,英国就签订一项长期的石油供应合同向沙特阿拉伯进行了试探。一月份,当时的英国外交部国务大臣巴尼尔对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等五个海湾石油生产国进行了访问,同它们讨论了石油问题。这是自从一九七一年以来,英国对这些国家的第一次大臣级访问。一月二十五日,英国同伊朗达成了协议:在以货易货的基础上再向伊朗购买价值一亿一千万英镑的五百万吨原油。这意味着英国今年从伊朗得到的石油供应将增加百分之四十。
一月下旬,西德同伊朗就一大笔石油交易达成了原则协议。根据这项协议,西德将在伊朗建立一座炼油能力为每年二千五百万吨的炼油厂(其产品大部分将输往西德),一个石油化工厂以及其他工业项目。最近,西德经济部发言人还宣布,西德要同利比亚谈判把从利比亚进口的原油从目前的每年二千四百万吨增加到三千万吨。
意大利也在积极地同石油生产国发展关系。二月二十五日,意大利总理同利比亚总理签订了一项进行双边“合作”的协定。这项协定将使意大利从利比亚进口的石油从去年的二千三百万吨增加到每年三千万吨。意大利外交部长莫罗从一月二十八日到二月四日,先后对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进行了访问,同它们讨论了石油交易和其他问题。
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如瑞典、丹麦、比利时和西班牙等,也在努力寻求同中东的石油生产国进行双边石油交易和发展经济贸易关系。
最近,西欧“共同市场”九国外长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会议上,一致同意同二十个阿拉伯国家就发展能源、经济、工业等方面的长期“合作”开始进行“对话”,并表示希望在今年秋天举行一次二十九国外长会议。这表明,它们决心在发展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方面,采取一项行动大体一致的欧洲政策。
西欧国家所以这样做是有其经济、政治考虑的。西欧国家所需要的石油百分之八十以上依靠中东。在苏美剧烈地争夺中东并且爆发了去年十月的中东战争以后,西欧各国对于它们的经济今后能否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深深感到焦虑,它们决心使本国的石油供应摆脱受美国大石油公司控制的局面。另一方面,西欧各国还想通过双边交易向各产油国大量出口武器、工业设备和技术,使购买石油的外汇流回西欧,并且扩大西欧各国在中东、在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影响,以打破苏美称霸的局面。
美国对西欧国家这种动向十分恼火,认为这不仅打击了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石油贸易垄断者的地位,而且削弱了它在中东争霸的努力。《纽约时报》记者苏兹贝格写道,“华盛顿不喜欢用欧洲武器(和机器)交换阿拉伯石油的双边交易。”《华盛顿邮报》说,“随着欧洲军火商人异乎寻常地大举进入这个地区(中东)”,美苏两家垄断中东军火买卖的格局被打破了。英国《卫报》指出,“十月(中东)战争在国际秩序方面引起了影响深远的变化”,“现在失利的是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