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他保持了工人阶级的本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07-02
第2版()
专栏:新干部在斗争中成长

他保持了工人阶级的本色
盛德敏在文化大革命中担任了山东省荣成县石岛港的领导工作。盛德敏原来是个扛袋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他带领群众造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反,受到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盛德敏刚担任领导工作后,工人们为他腾办公室,有的还为他拾掇宿舍。工人同志的心意他很感谢,但对大家要办的这几件事,他都谢绝了。直到如今,他仍然住在工人宿舍里,睡在当工人时的那块铺板上。他总觉得,紧紧地和工人群众打成一片,自己就天天长见识,长才干。他说:“鱼最爱养它的水,鸟最恋宿它的林。我这个工人出身的新干部,离不开帮助我成长的群众啊!”
几年来,盛德敏自觉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他身上的油泥和工人一样多,装卸用的大锨和工人的一般亮。
还是在革委会成立不久时,有一天,盛德敏在革委会办公室值班,过了很久也没人找他办事。他打开窗子向码头上望去,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劳动。他想,值班也不一定坐在屋子里。于是,他掏出粉笔,在桌上写了“有事到码头找盛德敏”九个大字,就朝码头上走去。工人们问他:“你今天不是值班吗?”他说:“在码头上干着活一样值班,有事就办,没事就干。”
文化大革命前,港上工具落后,装卸主要靠工人拖、扛、抬,生产效率很低。革委会成立后,盛德敏提出了一个设想:丢掉拖、扛、抬,实现机械化。
盛德敏穿上工作服,和工人们一起学习,一块干活。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克服了一道道难关,终于制成了一台五吨小吊车、六部机动小拖车、十二个拖盘、七个抓斗和一些别的生产工具,使港上机械化程度得到很大发展,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装卸效率。去年,全港吞吐量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一倍半。
盛德敏经常这样想:自己扛百来斤的大袋不费劲,要领导好一个港,光凭一个人不行,必须团结大家一齐来干。
一度,他在支部会上讲得多了,遇事也总爱先表态,影响了老干部、党支部副书记王宝财的积极性。在一次支委会上,他检查了自己的这个缺点,向王宝财和其他支部成员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王宝财见盛德敏这样的虚心,很受感动。他说,我是个老干部,应当热情支持新干部工作,也要虚心向新干部学习。
盛德敏还非常关心全港工人的团结。有一次,他发现装卸一工班因有的同志闹意见,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他便多次找他们谈心,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深入批判林彪一伙破坏革命团结的罪行,增强了一工班的团结。工人们说:“盛德敏团结抓得紧,港上百人一条心,上上下下一股劲。”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