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小戏创作要努力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1-02
第2版()
专栏:

小戏创作要努力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闻哨
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在革命样板戏的带动下,近几年来,各地的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创作、演出了许多反映工农兵火热斗争生活的小话剧、小戏曲。不久前参加四省、市、自治区文艺调演的独幕话剧《主课》、《小将》和淮剧《人老心红》等,就是其中较好的剧目。这些小戏曲、小话剧在如何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社会主义的文艺创作,必须从党的基本路线出发,正确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然而,在小戏创作中却有一种谬论,说什么“小戏篇幅少,容量小,不能反映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重大题材。”这种谬论的实质,就是反对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主课》、《人老心红》、《小将》等小戏,以其创作实践,批判了这种谬论。
这几个小戏,都鲜明、尖锐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主课》紧紧抓住阶级斗争是青年的一门主课这条线,表现了贫下中农对知识青年言传身教,使青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在《人老心红》中,退休老工人、里弄党支部委员沈妈妈与反革命教唆犯朱巧云之间所展开的,是一场两个阶级争夺青年的激烈搏斗。在《小将》中,红卫兵杨波与班主任孙老师的矛盾,是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还是推行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思想斗争。这些小戏的创作实践证明:只要站在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来认识生活、概括生活,小戏的创作同样能够反映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重大题材。
文艺创作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当前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是要努力反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歌颂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主课》等小戏在这方面进行了努力和探索。《主课》和《人老心红》所表现的,都是围绕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而展开的斗争。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是反修防修,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项战略措施。这两个小戏,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歌颂了这一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塑造了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这一伟大战略措施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小将》通过塑造杨波、李师傅等英雄形象,对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对阶级敌人诬蔑教育革命的大好形势进行了有力的回击。这几个小戏所反映的,都是关系到是肯定还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新生事物,是坚持前进、坚持革命,还是妄图倒退、妄图复辟的重大原则问题,在现实的阶级斗争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课》等小戏的创作实践证明:小戏短小精悍,便于迅速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素材,塑造工农兵的英雄形象。因此,它在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等方面,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充分发挥其文艺轻骑兵的战斗作用。当然,小戏由于篇幅所限,反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有着自己的特点,只能表现斗争的一个片断和侧面。然而,这种片断和侧面,决不是什么生活的琐事,而是事关路线、事关全局的大事。它同样要求作者“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通过个性和共性、特殊性和普遍性辩证统一的矛盾冲突,揭示现实生活中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主课》和《人老心红》虽然都是表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上的斗争,但是由于作者进行了典型化,因而就既揭示了阶级斗争的普遍规律,同时又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
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典型,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根本任务。不言而喻,小戏创作也必须努力塑造战斗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第一线的工农兵英雄形象。那种认为小戏小,不能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的谬论,是完全错误的。《主课》等几个小戏,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较好地塑造了一批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工农兵和红卫兵小将的英雄形象。
首先,《主课》等几个小戏,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把主要英雄人物放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风口浪尖上来刻画。作者在学习这个经验时,注意结合小戏本身的艺术特点。小戏篇幅短,要求开门见山地揭开矛盾,迅速地激化矛盾,矛盾的转化则要求明快有力。这样,小戏才能较好地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
《主课》以主要英雄人物老队长韦春松为中心组织了三组矛盾:虚写了老队长与地主分子山蚂蝗的矛盾;正面表现了老队长与富裕中农黄喜才的矛盾以及老队长与知识青年李敏的矛盾。地主分子山蚂蝗用拌有毒药的花心红薯毒死了队里的种猪,以此制造事端,妄图达到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罪恶目的。黄喜才受山蚂蝗的蒙骗,埋怨知识青年,随后又上山蚂蝗的当,埋藏死猪,起了掩盖敌人罪行的作用。缺乏阶级斗争经验的李敏,先是闹情绪要离开养猪场,以后又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错把黄喜才当敌人。在这场矛盾错综复杂的斗争中,久经阶级斗争锻炼的老队长心明眼亮,冷静沉着。他先把加了打虫藤的饲料喂自家的猪,证明猪不是吃了打虫藤死的;接着连夜赶到公社去化验,证明猪是被毒死的;然后派李凯查清花心红薯的来历。这几个步骤层层剥掉了敌人用来掩盖罪行的障眼法。山蚂蝗无计可施,狗急跳墙,彻底暴露了自己。老队长揭露敌人阴谋的过程,也就是教育李敏认清阶级斗争复杂性的过程。全剧通过矛盾的展开、激化和转化,较为鲜明地刻画了老队长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富有阶级斗争经验,善于引导青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的性格特征。
革命样板戏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另一个经验是:在人物关系上,一切人物都要陪衬主要英雄人物。小戏创作应该学习这一经验。小戏篇幅短,人物少,比起大戏来,更要求人物关系非常紧密,主次分明,各条矛盾线都要以主要英雄人物为中心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以便更好地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人老心红》全剧只有四个人,其他几个人物都从不同的角度陪衬了主要英雄人物沈妈妈。沈妈妈自觉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动员知识青年周小华报名上山下乡,而阶级敌人朱巧云却要拉拢小华,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于是双方为周小华展开了一场两个阶级的争夺战。第一个回合是沈妈妈根据座谈会上大家揭发朱巧云的很多疑点,来找小华做思想工作,遇到了送表上门的朱巧云。这时沈妈妈对敌情尚未完全掌握,所以她采取了“撒网还须看水情”的方式;朱巧云则采取层层设防、花言巧语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一方面是沈妈妈真理在手,理直气壮,为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对同志满腔热情,对敌人寸步不让;另一方面是朱巧云做贼心虚,满口谎话。这样,在第一个斗争回合中,朱巧云从反面反衬了沈妈妈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在第二回合的斗争中,沈妈妈已经摸清了敌情,她抓住敌人搞的黄色音乐会等罪行,发动强大的政治攻势,主动出击,层层剥皮,逼得朱巧云黔驴技穷,狼狈不堪。在这场斗争中,朱巧云从反面衬托了沈妈妈高度的阶级斗争觉悟和巧妙的斗争艺术。而周小华由受骗上当到幡然猛醒、反戈一击的转变过程,则从另一个方面衬托了沈妈妈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那怕白发添多少,人老更要掏红心”的崇高精神世界。
革命样板戏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的又一个经验是,既要有多侧面、立体化的广度上的措施,又要细刻深掘,着重揭示其主要的性格侧面,达到广度和深度的结合。
《主课》等小戏在主要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既注意了多侧面,又重点刻画其主要性格。所以这几个戏的主要英雄人物的性格都比较鲜明生动。例如《主课》中既表现了老队长一心为公,平易近人,爱护青年等性格,更突出地刻画了他具有高度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善于引导青年上好阶级斗争这门主课的主要性格特征。《人老心红》中既表现了沈妈妈和蔼可亲,关心同志,勤勤恳恳为党工作等性格侧面,更突出地刻画了她坚决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赤胆忠心,为教育好青年一代战斗到底的革命精神。
《主课》等小戏也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们相信,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深入生活,进一步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这些小戏一定能改得更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