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在设计领域里“掺砂子”就是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4-11-02
第3版()
专栏:

在设计领域里“掺砂子”就是好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首都体育馆设计小组
矗立在北京西郊的首都体育馆是一个面积四万平方米、能容纳一万八千名观众的大型建筑。馆内的比赛大厅跨度大,结构复杂,功能要求是多方面的:能同时进行二十四台乒乓球比赛,能进行体操和篮、排球等球类比赛,一年四季都能进行冰上运动。
我们接受这个工程的设计任务后,一开始就遇到“天上”和“地下”几个设计上的难题,也就是大厅的屋架结构采用什么型式,活动地板采用什么结构等。但是,这些难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顺利地解决了。之所以能够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建设首都体育馆的工人同志直接参加了三结合现场设计。
我们在研究屋架结构型式时,有人主张走老路,采用“三铰拱”屋架,也有人主张照抄国外资料。但工人师傅和多数设计人员认为,前一种主张是因循守旧,后一种则是崇洋迷外,这两种办法都不能采用。在设计上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而且要努力做到有所创新。经过反复的比较研究,大家确定采用双向空间网架结构。这种结构既能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具有用钢量小、生产工艺简单、构件规格化、材料容易解决等优点。但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这种结构每个构件的空间关系都比较复杂,特别是钢网架中心的三根钢柱的上下端都分别要同五个不同面上来的十个杆件相连接,纵横交错,关系十分复杂。我们既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又画不出图纸来。后来,我们同现场工人同志一道,刻苦钻研和反复实践,在工人的帮助下,不仅制出了模型,而且还造出了大样,绘制出了施工图纸,终于使我们弄清了这些杆件的空间关系,成功地解决了设计上的难题。
在研究比赛大厅活动地板的设计方案时,一开始考虑采用小块地板、手工拼装的办法。但这样达不到场地平整、缝隙小、弹性好和拆卸、拼装方便的要求。工人同志也不同意这个方案。他们提出了采用大块地板的设想,认为采用大块地板,既可以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又可以加快建设进度。经过反复研究,大家一致同意采用大块地板的方案,把整个大厅的地面分为二十一大块,每块宽三米半,长三十米。不用时,可用机械将全部地板牵引到大厅两端的升降台,存入地板仓内。但是,采用这种方案又给设计上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地板每块重十吨,十块叠起来就有一百吨重,这样重的庞然大物,在牵引和升降过程中会不会发生问题;每块地板下面有八个轮子,当机械牵引地板时,要求这些轮子能直竖起来,以便于滚动;在牵引到安装位置时,又要求这些轮子能够横向躺下,以便于固定位置,拼装平整。怎样设计轮子才能满足这些要求,以及每两块地板间的接缝如何处理,以适应热胀冷缩的需要等等。这些问题,经过三结合设计现场小组的反复讨论和研究,也都一个一个地顺利解决了。
在首都体育馆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由工人解决的设计难题还有很多,仅从以上两个事例就足以说明,在设计领域里“掺砂子”就是好。工人同志不但帮助我们解决了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使我们的设计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而且他们那种刻苦钻研、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也深深地教育了我们,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工人登上设计舞台,直接参加设计,这件事情本身也是对林彪和孔老二鼓吹的“生而知之”、“上智下愚”等反动的唯心史观的一个有力的批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