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阅读
  • 0回复

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1-03
第2版()
专栏:

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
——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纪平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是毛主席于一九三六年写的一篇著名的军事著作。毛主席的这篇著作,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总结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军事学说。它从政治上、军事上和思想上尖锐地批判了王明的机会主义路线,也直接地批判了林彪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学习这篇著作,对于我们今天深入批林批孔,加强战备,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
毛主席在这篇著作中,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要把理论和实际统一、主观和客观统一作为研究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问题的根本思想原则,指出:“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事情要求比较地会办,军事上就要求比较地多打胜仗,反面地说,要求比较地少打败仗。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之间好好地符合起来。”要不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这正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同“左”、右倾机会主义者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
毛主席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要求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上的规律,何以成为必要呢?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这对于今天我们各条战线上的同志,仍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局性的规律,正确地认识我们同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作斗争的根本战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局部的任务,在工作中实现理论同实际的统一。如果不认识全局性的规律,局部工作就会走偏方向。毛主席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引导中国革命战争不断取得胜利。机会主义路线正是因为在战略问题上错了,违背了客观实际,所以战役战术的指挥就必然是错误的。
毛主席一贯倡导的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是一般和特殊的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马列主义理论为我们进行革命斗争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了这个理论,就可以使我们认识战争发生、发展的原因,区别战争的性质,预见战争发展的方向和可能发生的变化。但是,马列主义理论并没有,也不可能为我们提供指挥每一场战争的具体方案。革命战争有其不同于一般战争的性质和规律,每个国家的革命战争又都有其特殊的情况,特殊的规律,我们研究战争的指导规律,除了研究其一般规律之外,“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不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下功夫,使主观符合客观,就会丧失主观指导能力,走上失败的道路。只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战争进行具体分析,“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就是坚持理论和实际统一、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典范。在这本系统地阐述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理论和战略战术原则的光辉著作中,毛主席首先明确划分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类性质相反的战争,指出“我们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一切反革命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一切革命战争都是正义的。”这就彻底批驳了反动派和党内机会主义者对革命战争的攻击和诬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为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问题指出了正确的出发点。接着毛主席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当时的阶级关系,分析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分析了中国是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样几个主要特点,并且指出:“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正是在科学地分析了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毛主席英明地提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战略思想,为中国革命战争指出了唯一正确的道路。毛主席把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应用于军事学,在当时敌人强大、红军弱小的状况下,指明“人民这个条件,对于红军是最重要的条件”,把克敌制胜的信心放在人民力量的基点上,充分发挥红军的优势,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利用敌人营垒内部的矛盾,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以弱胜强的战略战术原则。例如,坚持以游击战和游击性的运动战为主要战争形式,反对以正规的阵地战为主要战争形式;坚持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坚持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的速决战,反对战略的速决战和战役的持久战;坚持战役战术的以多胜少;坚持在游击战中“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方针;等等。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总结、制定出来的这些战略战术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相结合的结晶,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它们反映了无产阶级不怕困难、以弱胜强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反映了重视困难、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反对了轻视敌人的“左”倾冒险主义,也反对了为敌人所吓倒的右倾保守主义。
同毛主席一贯坚持的理论和实际统一、主观和客观统一这个马克思主义原则相对立的,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理论和实际相脱离,这是一切机会主义路线的思想特征。党内的各次机会主义路线,无论右倾的,还是“左”倾的,莫不导源于这个唯心主义的思想原则。林彪的资产阶级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也都是从这里出发的。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在批判王明机会主义路线的同时,对林彪的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尖锐的批判。毛主席指出:“当着一九二七年冬天至一九二八年春天,中国游击战争发生不久,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区域——井冈山的同志们中有些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这个疑问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指出来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毛主席这里所指出的“有些人”,首要的就是怀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林彪。这段历史的回顾,揭露了林彪在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上的错误,说明了我们党同林彪的分歧是在革命最基本问题上的分歧。那个时候,中国正处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之中,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不能存在和发展下去?这确实是一个要不要革命和能不能革命的“最基本的”问题。林彪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悲观的,否定的。他不相信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哀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认为建立红色政权的艰苦工作是“徒劳”的,反对毛主席争取江西扩大革命根据地的计划,主张搞轻便的“流动游击”,完全放弃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个根本工作。林彪的军事路线,是一条取消革命根据地、破坏红军的存在和发展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一条断送中国革命的错误路线。这是林彪的唯心论、形而上学的反动世界观的一次大暴露。正如毛主席在批评林彪的长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的,这种思想方法是“抓住表面抛弃实质”的主观主义,这种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这是林彪错误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的要害。林彪被白色恐怖吓破了胆,只看到敌人其势汹汹的表面现象,看不到帝国主义互相争夺、封建军阀互相混战的半殖民地中国的这个特点;只看到革命失败后革命力量大为削弱的暂时现象,看不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发展趋势,于是从对时局的唯心主义估量出发,走上了取消革命的失败主义道路。
林彪并没有接受毛主席对他的批评教育,而是阳奉阴违,顽固坚持他的反动世界观,在机会主义的泥潭里愈陷愈深。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紧紧追随王明,搞唯心论的先验论,不承认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生吞活剥,照抄照搬外国人的经验,全盘否定已被斗争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他连续向军委发了三份电报、两封信,竭力主张分兵抵御和短促突击。他还写了《论短促突击》,兜售他的反党黑货。林彪猖狂地声言:“这种方法不算是诱敌深入,要知道,诱敌深入的方法……已经不是可靠的有效的办法了。”可见,林彪的分兵抵御和短促突击,是公开的直接的同毛主席的战略战术原则相对抗的,它是王明路线的产物,是军事上的保守主义和冒险主义的大杂烩,是完全无视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唯心论的货色。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王明的错误路线的实质,指出:“无疑地,这全部的理论和实际都是错了的。这是主观主义。”王明路线的这种主观主义的理论和实际,“是丝毫也没有马克思主义气味的东西,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林彪无视蒋介石要借刀杀人的现实,反对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要带着主力部队去直接配合国民党部队。解放战争时期,林彪仍然是从主观唯心论出发,过高估计敌人的力量,过低估计人民的力量,消极避战,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特别是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中,林彪总是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不听指挥,不听调动,破坏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和具体部署。解放以后,在每次重大的路线斗争中,他总是明里暗里加入到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一帮里去,又总是耍两面派,用假象欺骗党,欺骗人民。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林彪公然地把毛主席一再批判过的所谓“天才论”这个唯心论的先验论的黑货,作为反党的理论纲领抛了出来,搞突然袭击,发动了反革命政变。这场反革命政变被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以后,紧接着他又炮制《“571工程”纪要》,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妄图谋害伟大领袖毛主席,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事物的发展总是同反动派的主观愿望背道而驰的,林彪的阴谋遭到惨败,自我爆炸,自取灭亡。这是林彪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总暴露,总破产。
我们把林彪在几十年中的行径联系起来,就会清楚地看到,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是完全违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根本规律的,是彻头彻尾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货色。“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是一切错误观点的认识论上的根源。”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同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在认识论上,表现为唯物论同唯心论、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也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同理论和实际脱离的斗争。
针对机会主义路线给党和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从各个方面,透彻地阐述了理论和实际统一、主观和客观统一的重要性,还鲜明地提出和回答了“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这个重大原则问题。是不是善于学习,坚持不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这是搞马克思主义还是搞修正主义的问题,是革命事业成败的关键。实行理论和实际的结合,革命事业就发展,就胜利;反之,革命事业就要受挫折,就会失败。这是被中国革命的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所一再证明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成为中国人民百战百胜的武器,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所以,我们党把理论和实际的统一,作为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作为区别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标志之一。对于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者来说,坚持理论和实际的统一,才能深刻理解、自觉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才能识别刘少奇、林彪一类假马克思主义骗子,抵制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阶级觉悟和工作能力,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正因为理论和实际统一这个原则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如此重要,所以王明、刘少奇、林彪等机会主义者都疯狂地反对和破坏这个原则。他们站在反动的阶级立场上,不仅自己搞理论和实际脱离那一套,而且还极力宣扬理论和实际脱离的反动的唯心论的先验论,破坏党的传统作风,毒害我们的青年和人民。正象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批评的那样,王明、林彪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误的,“他们自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其实一点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没有学到”。他们那套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完全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广大人民中是通不过的,因而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彻底破产。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我们要努力学习和实行毛主席关于理论和实际统一的教导,把这一点作为坚持“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这三条基本原则的重要课题。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就必须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正确地说明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种问题。做到理论和实际统一,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和自我改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遵循毛主席关于“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从战争学习战争”的教导,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自觉地改造世界观。通过批林批孔,在广泛的范围内,促进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但这方面我们还是有缺点的。一部分干部中不认真学习或不坚持学习,不深入群众作周密的调查研究的现象,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些做实际工作的同志在处理日常问题时,有时又忘记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有的同志还不善于通过总结经验来促进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际的统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八年,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八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是很丰富的,毛主席做了基本的总结,广大革命干部、革命群众都应当把这些经验当作指导自己行动的宝贵财富,决不能忘记。我们应当好好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分析问题的唯物辩证法,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把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政策扎扎实实地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基层,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巩固和发展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五年第一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