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5阅读
  • 0回复

盛开在天山上的教育之花——记精河县团结公社巴音那木牧业大队红岩小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3-01
第5版()
专栏:

盛开在天山上的教育之花
——记精河县团结公社巴音那木牧业大队红岩小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团结公社巴音那木牧业大队,座落在天山北麓。一百零五户蒙古、维吾尔、汉等民族的社员,散居在大小十多个放牧点上。草场之间隔着高山深谷,从巴音那木到最远的放牧点,要走悬崖、过陡壁,翻过云雾缭绕的群峰,越过终年积雪的大坂,骑上好马也得走两天。
就在这天山深处,有一所深受贫下中牧欢迎的牧读小学。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这个学校紧紧依靠贫下中牧,在纵横八十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中,把居住分散、流动频繁的牧民子女组织起来上学。全大队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七,不但普及了五年教育,而且基本普及了七年教育。它是自治区教育战线上的一个先进单位,被当地牧民赞扬为“盛开在天山上的一朵教育之花”。
把学校办到贫下中牧家门口
在旧社会,苦难深重的巴音那木找不到一个识字的人。解放以后,这里先办了扫盲识字班,一九五八年秋,国家又在这里办起了第一所小学。但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学校追求“正规”,办成了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群众的“洋学堂”,到一九六五年只剩下十二个学生,全大队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百分之十三。
文化大革命中,大队党支部组织教师反复学习毛主席有关教育革命的一系列指示,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认真总结办校以来的历史经验,发动他们进行社会调查。教师们走出学校,深入群众,虚心征求意见。贫下中牧说:“学校办得那么远,小娃娃怎能翻过那么多的山?”有的说:“我们家里娃娃多,大的一走,小的没人看。”教师们受到很大启发和教育。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教导,决心把立足点移过来,把贫下中牧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变等学生上门学为教师上门教。
路线对了,办法就多了。教师们修缮了几间房子,让学生带自己的弟妹来上学,学生上课时,就由空课的老师轮流照看;学校还准备了炉灶和茶叶,为路远中午不回家的学生烧茶热饭。这样一来,大队附近的学龄儿童都来上学,入学率一下子上升到百分之六十,当年就办起了高小班。但是,随着牧群常年流动的学龄儿童还是上不了学。于是,在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一九六七年教师们在畜群比较集中的乌吐津办起一个随着毡房“打转转”的流动教学班,牧民转场它转场,牧民定居它开学,使常年流动的学龄儿童也背起书包进了校。这一年,全大队的儿童入学率上升到百分之八十。
三年过去了,入学率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教师们再次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发现还有部分放牧马、牛、驼等大畜的牧民,转场时间和放牧地点,都同牧放羊群的牧民不一样。为了使这些牧民的子女也能上学,一九七一年红岩小学专门抽出一名教师,每天跋山涉水,在十多户居住分散的牧民中间跑来跑去,进行巡回教学。夏季比较集中,就设两个巡回点;冬季比较分散,就设三个巡回点。学校还请巡回点上有文化的牧民担任辅导员,在教师离去到来之间,组织儿童复习功课。这样,一九七三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就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七点三,一九七四年上升到百分之九十八点七。在普及五年教育的同时,红岩小学从一九六八年开始办起了初中班。最近五年来百分之七十七以上的小学毕业生都上了初中。对那些因生病等原因不能来上学的儿童,学校就组织教师利用夜晚和休息时间送教上门,进行校外教学。巴音那木的贫下中牧高兴地说:“这才真正是我们的学校。”
坚持走“五·七”道路
文化大革命以来,红岩小学在课程中增加了阶级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门主课。由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老贫牧担任阶级教育课的教员;有实践经验的贫下中牧和技术员担任生产劳动课的教员。在文化课方面,学校也坚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平面几何,就组织学生参加牧业队农业组丈量土地,在实践中学课本知识;教发电机、内燃机知识,就把学生带到水电站、拖拉机旁进行直观教学。师生们还积极参加牧业队的政治活动,和贫苦牧民一起学习,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并且组织宣传队积极开展宣传活动。
为了更好地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红岩小学根据牧区的特点改变了教学时间。固定教学点一年放两次假:在牧业产羔、春耕大忙期间,放春忙假;暑假安排在牧业打草、农业收麦时间,保证了八个半月的教学时间。流动班、巡回班,增加了一次转场假,教学天数也有七个多月。
在实行教学改革的同时,红岩小学还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打土块、盖房子、挖贝母、拾鹿角、开荒种地,共积累资金八千三百多元,开垦出四十六亩学农基地,还自己动手盖教室,做篮球架、修补桌椅,制造农具。由于学校自己积累了一部分资金,从一九六九年开始,学校对入学儿童免收学杂费,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学生用的课本也全部由学校供给,这就减少了国家的开支和牧民的负担。
培养一支革命化的教师队伍
教育革命改变了红岩小学的面貌,也培育了一支革命化的教师队伍。
巴音那木固定班的教师们,课堂上是老师,课余是“媬姆”,晚上批改作业、访问家长。流动班、巡回班的教师经常搬家,长年跑路。有一段时间,个别教师有点怕苦怕累,大队党支部和学校的贫下中牧管理委员会发现这种思想苗头,就及时组织教师学习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开展“为谁办学”的讨论,启发大家进行两个回忆对比:对比文化大革命前后学校的变化;对比教师个人家庭解放前后的变化。这个学校的八名教师中,有七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蒙古族,他们的父兄全是在旧社会上不起学的文盲。他们回忆旧社会无文化的苦,联系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变化,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反动纲领,进一步提高路线斗争觉悟。
一九七二年冬天,十多家放牧大畜的牧民在冬草场安了家,巡回班也开始上课了。巡回区只有十多个学生,却分散在夏尔尕子、巴格峡尔、查罕哈提三个点上,往返一次,要翻四次高山,过四次冰大坂,走四十多公里崎岖小道。这一年罕见的大雪把山封得个严实,连马也无法通行。担任巡回班教师的科塔每天踩着没膝深的积雪,爬山越岭步行巡回教学。他坚持步行巡回教学四个月,整整走了一千多公里。有一天,狂风呼啸,漫天飞雪,科塔按计划要从巴格峡尔去查罕哈提教学。牧民们劝他等一天再走,科塔心里挂着查罕哈提的三名学生,他说:“不能因我耽误教学!”毅然迎着扑面的风雪上了路。查罕哈提的牧民看科塔披着一身白雪走来,感动地说:“科塔老师为教好我们贫下中牧的下一代,真是尽了心力!”而象科塔这样的教师,在红岩小学的教师中又何止一个!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