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太行山上卫生新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5-08-03
第3版()
专栏:

太行山上卫生新村
山西省晋城县巴公公社东四义大队,曾经在一九五二年的全国卫生会议上,被评为卫生模范村,获得了一面写着毛主席关于“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题词的锦旗。在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指引下,东四义人民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解放前,东四义是一个缺医少药、又穷又脏的山村。村子里垃圾成堆,污水遍街,村南有一条臭水沟,夏天蚊蝇成群,臭虫、跳蚤滚成蛋。每当疾病流行,总有大批人死去。解放后,这里的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不但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而且自己起来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迷信、落后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特别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和批林批孔运动中,干部、社员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自觉性,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纳入农业学大寨运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做到了爱国卫生运动与农田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兴修水利相结合,与积肥相结合,与发展林、牧、副、渔业相结合。他们把村南的乱河滩修成两座人造湖,西湖种了荷花,东湖养了鱼、鸭;把村东的一条臭水沟改造成一片水稻田;把村庄南北两座荒山修成果园,共种果树十万多株。既改善了环境卫生,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东四义大队还认真地进行了“两管”(管水、管肥)、“五改良”(改良厕所、畜圈、环境、街道、炉灶)工作。全大队的十眼水井盖起了井棚,设有公用水桶;大牲畜圈、猪圈做到了勤出、勤垫、勤处理;厕所大都改成了“地平、口小、围墙整齐”的比较卫生的厕所;分片建立了三十多个垃圾池,对全村的垃圾、杂草等经常进行处理,既搞了环境卫生,又提高了肥效。
坚持不懈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东四义变成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它座落在南山、北山两座果园之中;青砖铺成的大街,碎石砌成的小巷,干净、整齐;街道两旁,白杨、垂柳成行;村中心林荫路环绕的小广场四周,是大队的澡塘、理发室、幼儿园、合作医疗站。
一九五九年这里就实行了合作医疗,现在全大队有五名赤脚医生、二十三名不脱产的卫生员。合作医疗站给全队两千多口人都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年年进行健康普查;组织社员举办卫生夜校,宣传、普及卫生医疗常识。现在已有一百三十多名基干民兵掌握了新针疗法,二百多名民兵学会止血、包扎、搬运等战地救护技术。许多社员能够用推拿、拔火罐等土方土法,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社员出勤率不断提高,一九七○年以来保持在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粮食亩产量不断上升,一九七三年就达到了一千零十三斤。
村子里过去那种迷信、落后、不卫生的陈规陋习早被扫进垃圾堆了。贫农女社员吴兰英,在旧社会生了几个孩子,都因得传染病夭折了。有人说,这是因为她死了丈夫又结婚,不守“妇道”,“老天报应”。多少年来,孔孟之道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她提高了阶级斗争觉悟,深有感慨地说:毛主席号召我们讲卫生,我在新社会生的孩子长得壮壮实实,他已经光荣地参加了人民解放军。那个管“报应”的“老天”那去了?我再也不信孔孟之道的鬼话了!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