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我们的好参谋”——科技人员钦绳武到农村开展科研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2-02
第2版()
专栏:

“我们的好参谋”
——科技人员钦绳武到农村开展科研活动
在江苏省响水县张集公社东风大队向阳生产队,人们一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就常常念叨着:“这可真亏了老钦他们啊。”
老钦名叫钦绳武,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在向阳生产队蹲点的一名年轻科技人员。
一九六九年,钦绳武和土壤研究所其他一些同志一起来到了向阳生产队。他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把到农村蹲点作为向贫下中农学习的极好机会,决心在农村认真改造世界观,到农村和群众一起搞科研,使科学研究工作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一到向阳生产队,他就和贫下中农一起下地劳动,挖土推车,样样都干。过去这个地方盐碱重,好多地不长庄稼,“晴天白茫茫,雨天水汪汪”,是全省出名的穷地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贫下中农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以大寨为榜样,决心治水改造盐碱地。贫下中农改天换地的决心和大干苦干的行动,使钦绳武受到很大教育。他想,改造盐碱地是广大贫下中农多少年来的愿望,自己作为一个土壤科研工作者,必须把工农兵给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全部贡献出来,使科研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一年,队里第一次将寸草不长的五十亩盐碱地改成的水田,就获得了每亩三百三十斤的收成。可是有人说,盐碱地种稻是“一年稻,二年草,三年撂”。钦绳武不信那一套,他决心和贫下中农一起,叫盐碱地来一个“一年长稻,二年更好,三年大跃”。
随着种稻洗盐,当地土壤的含盐量下降了。肥力低,土壤结构差就成了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矛盾。为了增加土壤有机质,钦绳武和其他科技人员一起积极帮助生产队发展绿肥。他们针对当地种绿肥难立苗、难过冬、茬口难安排等问题,对绿肥作物的品种、茬口安排、播种方法、栽培管理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发展绿肥生产的途径,为水稻在盐碱地上高产稳产创造了条件。
接着,稻田里又常常出现僵苗的现象。会不会是由于缺磷引起的呢?为了弄清原因,钦绳武和其他科技人员一起测定了土壤,发现土壤中含磷量虽然不低,但是可供庄稼吸收的可溶性磷的含量却很少。僵苗的原因找到以后,他们就进行小区试验。通过试验,他们看到,只要在盐碱地追施磷肥,不仅豆科作物,就连水稻、三麦等作物增产的效果也很显著。水田施磷肥能增产的经验很快就在全县推广了。
文化大革命前,土壤研究所也曾派人到农村蹲点,但由于修正主义科研路线的毒害,有些人没有树立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思想,虽然在农村蹲了很长时间,最后还闹出了把稗草当稻子的笑话。钦绳武牢记住这些教训。农村的实践也使他懂得,知识分子只有真心实意地为贫下中农服务,才能有所作为。他在学校学的是化学,以前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为了掌握水稻的生长规律,他虚心向贫下中农请教,向同来的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书本知识。经过艰苦努力,他终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了水稻各个生长期的变化规律。一次,他发现一块施过化肥不久的水稻由黑变黄了。什么原因呢?仔细一看,原来是分蘖不足。按照书本上的介绍和外地的经验,水稻施一次分蘖肥就可以了,但为什么这里的水稻施了一次肥还不行呢?钦绳武和其他科技人员一起,反复试验,总结出了砂性盐碱地上水稻施肥的方法,促进了水稻高产稳产。
钦绳武来到向阳生产队蹲点已经六年了。现在,向阳生产队碱改水面积连年扩大,今年一百三十亩水稻平均单产一季过了“长江”。和六年前相比,全队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多。粮食单产从一九六九年起就超过了《纲要》规定的五百斤的指标,这三年粮食单产连续过了“长江”。向阳生产队成为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钦绳武誓叫盐碱地里“一年长稻,二年更好,三年大跃”的愿望实现了。
几年来,向阳生产队的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在和贫下中农共同改造盐碱地的战斗中,钦绳武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帮助贫下中农掌握科学种田的本领,让贫下中农牢固占领农村科学实验阵地,他和其他蹲点的同志一起帮助生产队建立了科学实验小组,还在公社、大队举办了科学实验小组成员训练班。队里棉花产量低,钦绳武就找有关棉花栽培方面的书本学习,顶着烈日蹲在田里仔细观察棉花生长情况,摸索在砂性盐碱地上种植棉花的经验,使棉花增产。生产队的梨树长得慢,他又和群众一起找原因,想办法,使梨树都结果累累。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老钦把生产队当作自己的家,积极为农业学大寨运动贡献力量,真是“我们的好参谋”。 新华社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