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友谊之花结硕果——记多哥和中国医务人员合作用针麻切除四十公斤大瘤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2-20
第5版()
专栏:多哥通讯

友谊之花结硕果
——记多哥和中国医务人员合作用针麻切除四十公斤大瘤子
洛美市总医院附属医院的多哥和中国医务人员,在连续为两位多哥妇女用针刺麻醉施行切除瘤子手术后,去年年底又一次成功地为一位多哥劳动妇女用针刺麻醉切除了一个重达四十公斤的大瘤子。这件事一时成了多哥各界的谈话中心,人们交口称誉。这是多、中两国医务人员紧密合作的新成绩,是多、中两国人民友谊之花结出的又一丰硕成果。
这位多哥劳动妇女名叫索娃,现年五十九岁,家住离洛美市一百七十二公里的帕利梅村。她从一九七○年开始得病,肚子逐渐鼓了起来。经过四处求医,一直没有找到病源,病情日益恶化,她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到去年下半年,她的体重达到九十公斤,不仅寸步难行,而且躺不下,睡不着,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正当索娃处在生命垂危的时刻,一天,她的弟弟兴冲冲跑去对她说:“你可以得救了。洛美附属医院的中国医生和多哥医生一起,已经连续治好了两个同你患同样病的妇女。”长期被病魔缠绕的索娃听到这个喜讯后,露出了笑容,她家里的人也为此感到高兴。十一月二十八日,索娃由她的子女和亲属送进了洛美市总医院附属医院。
索娃一住进医院,院里的多哥和中国医务人员就迅速给她进行各项检查和会诊,断定她患的病是卵巢囊肿。确诊后,多、中两国医务人员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用针麻施行切除囊肿手术。接着,两国医务人员紧张地分头进行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由于这家医院没有血库,医院的院长科姆拉加姆·埃登·普拉克托不辞劳苦,亲自到别的单位去联系,终于找到了手术所需要的血浆。
当索娃听到要用针麻施行手术时,思想上很紧张。多、中医务人员就耐心地对她做工作,并且多次给她试针。两位刚刚动过同样手术的多哥妇女也向她介绍自己的体验,帮助她解除思想顾虑。十二月九日,索娃满怀信心地进了手术室。
这天清早,医院手术室外面就挤满了人,一双双充满热切期待神情的眼睛从玻璃窗向室内注视着。医院院长、本院和其他单位的一些医务工作者,也来到现场,关心这次大手术的进行情况。
八点三十分,手术开始了,参加手术的多、中两国医务人员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室内十分安静。在手术台的一侧,负责针麻的医生在病人下腹扎下了几根银针,并不时地调节针麻仪器;控制心电图机的医生仔细观察病人的血压、心机等各项指标。在手术台的另一侧,有的医务人员注视着输液管的滴液速度,有的不时问病人感觉如何,并给她桔子水喝。一位护士拿着一叠洁白的纱布,随时给紧张战斗的医务人员擦去额角、面颊上的汗珠。整个手术室充满了为抢救多哥姊妹而同心协力、密切合作的感人情景。
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困难,都在多、中两国医务人员团结协作、并肩战斗下加以排除了。
当打开病人腹部后,发现囊肿同腹腔大面积粘连,这给手术带来了很大困难,因为病人体质虚弱,必须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时间关系到索娃的生命。怎么办?多、中两国医务人员在困难面前毫不畏缩,沉着应战。为了争取时间,负责手术的主治大夫和另一位大夫分别从刀口两侧同时剥离粘连的瘤子。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把一个直径长约半米、重四十公斤的大瘤子完整地从索娃的腹腔中取了出来。整个手术在四个小时内全部完成了。
手术刚做完,又发生了新的情况:索娃突然血压下降,心率混乱,引起了休克。多、中两国医务人员立即投入了又一场抢救索娃生命的战斗。经过调节针麻仪器,使一股股电流迅速通向扎在索娃身上的一根根银针,终于使索娃的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索娃苏醒了。多、中两国医务人员为索娃脱险而忘记了紧张战斗带来的疲劳。
从人体内取出一个四十公斤重的大瘤子,这个消息顿时轰动了整个洛美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都报道了这个消息。在一个星期里,洛美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前往医院观看切除下来的大瘤子,并向多、中两国医务人员热烈祝贺。人们纷纷谈论说:“针灸实在灵,一根小针能治大病。”“中国人民是多哥人民的真正朋友,两国人民心连心……”“这个四十公斤的大瘤子的切除是多、中两国医务人员汗水的结晶。”
手术后,索娃在多、中两国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刀口愈合情况良好,体力恢复很快。手术后第四天,她已能下地行走;第二十天,她完全行动自如了。她含着激动的眼泪,向中国医务人员热情称颂多、中人民的友谊,并且恳切地邀请中国医务人员去她家作客。中国医务人员深受感动,表示决心进一步同多哥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为加强中、多友谊作出更大的努力。
新华社
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