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高路入云端——井冈山公路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6-04-03
第3版()
专栏:

高路入云端
——井冈山公路纪行
迈步在井冈山的公路上,我们怀想当年建筑公路的建设者们。然而,不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当你看到这一条条公路总是那么平整坚实、畅通无阻的时候,你可知道,有许多人在公路筑成后,长年累月,栉风沐雨,付出了看来是平凡的、实际却是不平凡的艰苦劳动。
他们,就是长年战斗在井冈山公路线上的养路工人。
让我们来介绍一下黄洋界养路队吧。不久前,我们访问了这个全省公路系统“工业学大庆”的先进集体。他们战斗在海拔一千三百多米、气候多变的黄洋界上,养护着井冈山到韶山公路的最险峻的路段。十几年如一日,不分昼夜,艰苦奋战,始终保持了百分之百的好路率。
一天夜晚,暴雨倾盆。共产党员、队长肖政文担心公路被冲毁,怎么也睡不着。他叫醒了青年工人小张,冒雨上路巡查。当他们走到一道涵管边时,发现从山上滚下来的一块大石阻住了管口,山水冲上路面,眼看就有把公路冲断的危险。面对险情,他俩毫不犹豫,立即跳入了齐腰深的急流。高山气候寒气逼人,加上山水迎头冲下,冻得直打颤。但当他们抬头望见远处那夜色朦胧中巍然挺立的黄洋界哨口时,就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间。瞧,他们干开了,首先清除大石附近积聚的树枝、碎石,然后再奋力移动大石。他们分明知道,当大石一移开,山水冲入涵管,就有可能把人卷进去。然而,他们想到的是,为了保证红色公路畅通无阻,宁可自担万分险,决不能让公路冲坏。他们使尽全力,终于将大石推开了。“哗”,——只见山水猛然冲进管口,他俩连忙抓住了身旁的一棵树桩,安然脱险。
黄洋界上养路工,经受过无数次大自然风雨的考验,也经受过阶级斗争风雨的锻炼。斗争使他们懂得:任何时候,都必须牢记毛主席的教导,以阶级斗争为纲,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前几年,上级党委给黄洋界养路队送来了一批知识青年。当时,一小撮阶级敌人煽起一股阴风,说什么当养路工“没出息”。队长带领青年们来到大檞树下,学习毛主席著作;来到黄洋界保卫战旧址,讲红军革命故事,对青年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青年们下定了“扎根井冈革命路,誓把青春献人民”的决心。在井冈山红色土地上,新一代养路工人茁壮成长。共青团员、上海知识青年黄志诚就是一个典型。他担任队里的理论辅导员,经常自学、备课到深夜。有段时间,天气干旱,路面松散。整修路面需要大量砂子,他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起床,开着手扶拖拉机到远处的料场去装运粗砂。他说得好:“为革命,我甘当井冈路上铺路石!”
“甘当井冈路上铺路石!”听了这句话,我们顿然明白了,井冈山公路,不论严寒酷暑,不论风狂雨骤,为什么总能做到畅通无阻?为什么总是那么光洁、平整?不正是因为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永不松动的“铺路石”么?
“跟着毛主席,高路勇登攀!”这是战斗在井冈山公路线上的广大干部、工人的共同心声。看啊,“高路入云端”,今朝更好看!五百里井冈山金光道上,广大工人学理论,抓路线,鼓干劲,处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革命景象。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