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他们和群众心贴心——记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吴南大队党支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7-03
第1版()
专栏:

他们和群众心贴心
——记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吴南大队党支部
最近,我们访问江苏省灌云县穆圩公社吴南大队,贫下中农讲述了大队党支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许多故事。
八十九户和一户
一九七一年,年终分配总结大会上,大队党支部书记吴佃南有意地问大家:“今年我们队丰收了,九十户社员,八十九户增加了收入,大家满意不满意?”
“满意!”大家兴高采烈地回答。
“大家满意,我也满意。”吴佃南接着说:“可是,我们还有一个不满意,就是人口多、劳力少的老贫农吴同墩大爷家没有增加收入。这说明我们干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还不够。解放前,他和我们是一根藤上的苦瓜,如今我们富裕了,可不能忘记他还有困难啊!”
佃南几句话,引起大家纷纷议论:
“佃南想得周到,我们没想到的事,他想到了,家家户户都摆在他的心里。”
“党支部真和我们贫下中农心连心。只有一家不进钱,他们的心都不安啊!”
党支部和大家商量决定:从公益金中提出一些钱补助吴同墩,以后安排农活时适当加以照顾。党的温暖进一步激发了吴同墩一家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第二年,他家便由超支户变成了进钱户,以后年年增加收入,去年分了六百三十元,盖了三间新瓦房。
吴南大队党支部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的教导,即使在“四人帮”狂叫关心群众生活就是“福利主义”的时候,他们对群众的一切生活问题,仍然十分关心,及时帮助解决。社员有病,他们登门探望,问寒问暖;下雨下雪,他们访贫问苦,解决困难;逢年过节,他们顶班喂牛,换饲养员回家休息。群众说,党支部真是柴米油盐全想到,衣食住行都关心,把党的温暖送到我们每个人的心窝里了。
“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信得过”
吴南大队党支部领导成员处处为群众着想,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谋半点私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坚持做到了“六个没有”:没有无故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多占一分工;没有吃过社员一顿饭、一杯酒;没有拖欠过集体一分钱、一斤粮;没有收过一次礼、受过一次贿;没有利用职权特殊照顾自己的家属和亲友;没有多占一点自留地。他们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自觉地反腐蚀,防演变。
这个大队的党员、干部,时时、事事廉洁奉公,取得了群众的信任。有一次,手扶拖拉机手为共产党员吴纳田顺便捎回了六百二十块砖。按一般情况,顺便捎的东西,不付钱也可以,吴纳田坚持要付钱。经手人一算,应付运费三元一角。有人说,“一角钱零头算了。”吴纳田认真地说:“一角钱是小事,公私不分是大事。对待集体,我们党员要和群众一样,不能有半点特殊。”
“不能有半点特殊。”这是吴南大队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一样的地方。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和群众又不一样,不把自己看成一般群众。当个人利益和群众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们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这几年,他们在征兵和招工、招生等问题上,从不特殊照顾自己的子女和亲友,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体现了这种高尚的风格。今年五月,党支部副书记周同桂的小女孩子出麻疹,并发肺炎。她了解到本队合作医疗诊所治疗这种病的药物剩下不多,自己需要,群众也需要,便主动把方便让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设法从外地买回药物。按规定,药费可以报销,但她没有报销。
吴南大队党支部采取自觉革命、群众监督的办法,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他们把“六个没有”当作自己脱离不脱离群众的一面镜子,越对照,和贫下中农的心贴得越紧。群众把“六个没有”当作衡量干部变不变修的一把尺子,天天量,越量对干部越亲。许多老贫农说:“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信得过。”
“他们拚命干,真叫人心疼”
一九七四年,吴南大队的三麦获得特大丰收。打麦场上,沭阳县下坊农场赶来支援的一台大型脱粒机正在轰鸣,十来个社员紧张地战斗着。那个叉麦秆的人,汗流浃背,背心、短裤全湿透了,继续一大叉一大叉地翻送麦秆。有个社员上去换他,他说:“不用换我,换换别人。”这时,跳下机车轮换休息的一个工人,对正在烧饭的社员说:“快去喊干部,把那个叉麦秆的社员换下来,他太累了。”
那个烧饭的社员赶到场上一看,笑着对工人说:“你要我喊干部吗?他就是共产党员、我们队的指导员吴佃考同志。”
“你们大队的干部和社员真难分啊!”
这个工人的话一点不假。外地人来吴南,是不容易分清谁是干部、谁是社员的。要找干部,到办公室找不到,到家里也找不到,只有到农活最重、最脏、最苦的地方去找。
在吴南生产队抗旱破垡的人群中,社员抡的是二十斤以下的榔头,那个抡着三十斤大榔头的,就是党支部副书记吴佃仕。
在小滕生产队挑秧的社员中,那个体弱腰痛,扁担不折只管挑的,就是党支部副书记颜景涛。当时,他累得满头大汗,刚刚背着群众吃下两颗止痛片。……
吴南大队的党员干部,不论是年老的年轻的,都能自觉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从一九七一年支部成立以来,九名支委每年平均劳动都在三百一十天以上。个个拚命干,人人不惜力。社员们说,“他们拚命干,真叫人心疼”,“我们大队干部的劳动强度,用工分是无法表达的。”在劳动中,干部和贫下中农的阶级感情更深了,心贴得更紧了。这个大队的社员群众亲身感受到党支部确是代表自己利益的。他们说:跟党走,有了幸福的今天,还有光明灿烂的明天。大家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