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尽快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新品种——记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小麦育种家肖步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3-03
第3版()
专栏:

尽快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新品种
——记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小麦育种家肖步阳
二月下旬,“雨水”已过,黑龙江大地上,依然千里冰封,银装素裹。然而,在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温室里,却是一派春色:上千个特制的花盆里,生长着葱绿的麦苗,生机勃勃。在这里,记者访问了我国著名的春小麦育种家肖步阳。他指着那些正在分蘖的麦苗说:“这是去年第三次播种的小麦新品系,通过温室培育,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尽快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新品种。”
肖步阳今年六十五岁,从事小麦育种工作已有三十年了。最近他由农业技师提升为黑龙江省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并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先后和助手们一起育成了四十三个春小麦优良品种,推广面积占黑龙江省春小麦良种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有些品种已在国内不少地方试种成功,有的还被引种到国外。因此,人们往往把肖步阳的名字同春小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要一提起肖步阳,就会想到辽阔的松嫩平原上一望无边的春小麦;一看到丰收的麦子,也会自然而然地谈起为培育小麦良种而呕心沥血的肖步阳来。
解放前,肖步阳只读过初中和两年农校,一九四八年被分配到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当技术员。当时,黑龙江省春小麦经常发生锈病,每到开花季节麦苗就起锈,逐渐枯黄死去,农民们只好含着眼泪,把颗粒无收的麦苗放火烧掉。
土改以后,上级党组织把解决小麦锈病的任务交给了克山农业研究所,肖步阳承担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课题。在党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长期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努力探索,采取引进抗锈品种,逐步减轻锈病危害,然后进行杂交育种,培育我国自己的抗锈小麦良种。正当杂交育种刚刚培育出有希望的品系时,有些受修正主义路线影响较重的人对他冷嘲热讽,百般挑剔,设置种种困难。但是,肖步阳为革命搞科研不动摇,坚持斗争,大胆试验,经过七个春秋,终于在一九五八年培育成功了我国第一代抗锈病的春小麦良种——“克强”号和“克壮”号。为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把这个喜讯通报全省,号召各级干部大力推广“克强”和“克壮”,使全省种植春小麦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
攻克小麦锈病这一关以后,肖步阳继续前进。开始,他想培育一个具有抗旱、抗涝、喜肥和抗倒伏等各种优点的“万能”小麦品种。但是,事与愿违。第一年选出的高产品种,第二年不仅没有增产,反而减了产。原来第一年是涝年,第二年是旱年,而他选育的是耐湿性品种,在涝年或者能灌溉的条件下表现增产,旱年则表现减产。后来,他又到各地作调查,拜贫下中农为师,虚心吸取贫下中农选种用种的丰富经验。比如,种谷子,农民知道在涝洼地种“水里站”;跑风地种“气死风”;为了防霜早熟就种“六十天还家”;为了粮草兼收就种“大青苗”等等,都是因地用种。事实教育了肖步阳,冲刷了他头脑中的唯心主义,促使他更加认真地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科研实践。在千变万化的自然条件下,他细心观察、掌握小麦的各种生态特征和特性,调查了不同自然地区的品种分布情况,认识到在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应当有不同合适性状的品种。为了培育出抗旱、耐涝、喜肥等各种不同生态特征的优良品种,肖步阳每年从种到收,他都亲自动手,坚持细心观察,从不间断。他不顾多种疾病在身,总是天不亮就下地,天黑才回家,常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到一九六四年以前,在肖步阳和其他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下,育成了二十二个小麦新品种,在全省推广。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一步考验了肖步阳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显示了他对科研工作的高度责任感。林彪、“四人帮”大搞假左真右,怀疑一切,打倒一切,肖步阳这个对人民有贡献的知识分子,也被扣上了“反动权威”的帽子,剥夺了他搞科研的权利。经肖步阳多年培育积累起来的两千多种小麦品系材料以及研究课题的材料,都被扔在一旁,无人过问。对此,肖步阳心急如焚,常常夜不能眠。他不怕责难,不怕诽谤,利用在温室劳动的机会,趁夜里人们睡觉以后,一个一个地进行脱粒考种,记载性状,写出了完整的书面材料,并且编制出配种组合和下年种植计划,妥善地保护了这批科研成果,使育种工作不间断地进行下去。
粉碎“四人帮”以后,肖步阳更加精神焕发,壮心不已,他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正在继续攀登科研新高峰。
新华社记者 谭佩全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