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沙漠“动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8-03
第5版()
专栏:索马里通讯

沙漠“动脉”
在索马里,最近建成贝莱特温—布劳公路。它从南部的贝莱特温向东北方向延伸,经加罗韦向西北,到达北部的重要城市布劳,全长近九百七十公里。这项工程是根据索马里、中国两国政府签订的协定,由中国援建的。在贝布公路正式移交前夕,记者参观了这条穿过浩瀚的荒原和沙漠、被人们称为沙漠“动脉”的宽阔的公路。
贝布公路修建以前,这里只有简易的便道可通。在干旱季节,人们乘汽车从贝莱特温到布劳,需要一星期以上;每逢雨季,汽车常常陷入泥沼,难以通行;南北交通几近断绝。如今,人们乘车走完贝布公路全程只需二十四小时。这条公路南端与摩贝公路相接,直通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港口;北有公路直通北部重要港口伯贝拉,成为沟通索马里南北交通的要道。
酷 热 少 水 无 所 惧
地处热带的索马里,终年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最高气温达摄氏五十度。中国施工人员初来时不适应气候,不了解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加上公路沿线地质结构复杂,有的地段溶洞分布较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他们同索马里朋友密切合作,艰苦奋斗,终于一一战胜了它们。
一九七五年,公路工程进入无水区。在一百六十公里长的地段内没有一眼水井,施工用水必须从远处运来,运水距离最远的有七十多公里,靠各工程队的水车运水,每天仅能修筑路基零点一公里。在这样的困难面前,索、中两国工人斗志昂扬,为了把公路早日建成,许多人加班加点地工作,眼熬红了,人累瘦了,仍然不肯休息。一进入雨季,又带来新的问题,每天都下好几次瓢泼大雨,造成洪水横流,交通中断。在工地的人难以返回驻地,他们就身穿淋湿的衣服,坚持战斗在工地上,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吃几口干粮。但是,雨季也带来了好处,可以利用雨水施工,解决缺水的困难。中、索两国工人创造了抢雨施工的经验,他们为了减少往返驻地食宿的时间,甚至在路边用几块石头支上一口锅,自己煮饭吃,在汽车上搭床,轮流休息。这样,一个月完成了相当平时运水施工四个月的工程量,取得了重大胜利。
修建约戈里大桥时,遭到暴风雨和洪水袭击,清理出来的基坑被水淹没,坑内全是污水和淤泥,妨碍了施工进展。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索、中两国工人决心用人工排除淤泥。他们站在梯子上一桶一桶地把淤泥排出。正在紧张的斗争中,另一场暴风雨又袭来,就这样,连续四次基坑被淹,挖淤四次,终于及时完成了清基任务。
从 当 地 实 际 出 发
公路修建过程中,两国工人和技术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大搞调查研究,取得了多快好省的筑路经验。全线除设中心试验室外,各工程队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对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公路每段都先作试验路段,验证工艺以后再大面积施工。
在公路技术组的办公室里,总工程师李昌泽向记者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经验。公路的碎石用量很大。开始路面设计用机轧碎石,不但碎石机不够,而且需占用大量劳力。如用水泥稳定,共需水泥十万吨,成本很高,且因当地风沙大,气温高,缺水,施工养护都不易控制。经过施工人员反复调查和试验,发现公路沿线有丰富的天然碎石可利用,只要筛去泥土和掺配适当的机轧碎石,就能保持足够的强度。这个利用公路沿线天然碎石的经验在全线推广以后,不仅节约了一千二百万索马里先令的资金,而且对缩短工期,提前完成筑路工程起了积极作用。
过去,索马里政府曾要求西方国家援建贝布公路,但都遭到拒绝,据说原因就是缺水,解决施工用水费用太大。但是,索、中两国工人敢于藐视困难,他们一方面采取开渠引水、打井取水、挖蓄水池等办法解决一部分施工用水,另一方面创造了抢雨施工的经验,抓住每年四、五月和九、十月雨季的有利时机,大打抢雨施工之战。近三年来,通过抢雨施工完成的路基工程量占全线工程的三分之一以上,节约用水五十六万吨,水费七百多万索马里先令。索马里公共工程部长穆罕默德·哈瓦德·马达尔意味深长地说:“有人曾对中国在索马里的自然环境下修建这条公路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事实作了回答。”
互帮互学 情深谊重
记者来到公路第二工程队,访问了索马里工人努尔·穆罕默德·亚丁。他于一九七三年参加公路建设,如今已能熟练地操纵装载机、铲运机和推土机。他兴奋地对记者说:“和我同来工地的许多索马里人,原来都是普通牧民。开始我们什么都不懂,在中国工人兄弟的真诚帮助下,现在我们不仅能开机器,而且听它的声音就知道有没有毛病。”
随着公路的建成,索马里自己的一批技术工人已茁壮成长起来。几年来共培养出了包括三十四个工种的二千一百多名技术工人。他们可以独立进行测量放样、开山放炮,对于各种筑路机械会独立操作和修理,能排除一般故障。其中还有三十多名女电焊工、女压路机手、女机床工、女修理工等,作为索马里第一代女机械筑路工人成长起来。马达尔部长高兴地说:“这批工人将成为我国建设公路的重要力量,这比修一条公路的意义更大。”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生前十分关心贝布公路的建设,曾经对这条公路的建设亲自作过指示。贝布公路的修建始终得到索马里政府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西亚德总统、库勒米副总统和索马里政府一些部长们都先后到工地视察和指导,他们对工程的进展和质量表示满意。
几年来,中国专家和工人经常得到索马里人民的大力帮助。索马里朋友热情地、有时甚至是忘我地帮助中国工人解决各种困难的事例,屡见不鲜。一次,在清除灌木丛时,突然一条毒蛇向中国工人张忠扑来。索马里工人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希·阿卢斯在推土机上看到了,他立即跳了下去,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张忠,并迅速用石头砸死毒蛇,保护了张忠的安全。有一次,公路技术组的两辆小车在路上陷入泥坑之中,从上午直到天黑,连下三场大雨,平地涨水一尺多深,车子开动不了。附近村庄的村民知道后,第二天一清早就有三十多人步行了十多公里,带着铁锨来帮助他们把车子推出泥坑。在整个公路修建过程中,每当公路修到村庄或城镇时,那里的男女老幼都会前来欢迎中国工人,有的还送来西瓜等他们生产的瓜果。他们用索马里语热情欢呼:“希那,菲扬巴登(中国好)!”
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修路之余,也积极帮助沿路人民解决困难。在沙漠地区,水就是生命。公路沿线打了三十六眼水井,虽然施工用水十分紧张,但每口井也都给当地人民供水,每天都有大批牛、羊、骆驼到井边饮水、驮水,汽车司机也常常随车带上一大桶水,以便送给沿途缺水的群众。
索马里公共工程部总工程师、贝布公路索方总陪同官穆罕默德·阿里·马甘对记者说:“我从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中国人民是索马里人民最真诚的朋友。索、中友谊将象贝布公路一样,永远铭记在索马里人民的心中。”
新华社记者 李人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