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沸腾的水库工地之夜——潘家口水库工地纪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8-04
第2版()
专栏:

沸腾的水库工地之夜
——潘家口水库工地纪行
盛夏的一天夜晚,潘家口水库工地灯火通明。
指挥所里,基建工程兵某支队支队长翟益涛正在主持夜班战前动员会。翟益涛五十多岁,身材魁梧,坚毅、果断。他详细部署了这天夜战任务后,坚定地说:“好,就这样打!今夜浇筑的坝块是确保大坝安全渡汛的关键部位,时间只能向前抢,不准向后拖。我的指挥位置:先在一六五防洪线,后到二十三坝段戊号块。有事随时找我。”说罢,甩开大步向大坝工地走去。
我们跟着翟益涛登上大坝,张目四望,一派沸腾的夜战景象。天空黑糊糊的,地上布满了灯火,犹如万颗明星落深谷,皎月挂在大坝上。滦河左岸,皮带运输机两旁的电灯,织成了一条望不见头尾的银河,各种不同规格的砂石骨料,随着皮带运输机的运转,以每小时六百至八百吨的流量滚滚而来。河右岸,铁路专用线上,火车汽笛长鸣,拉来了产自祖国各地的钢材、水泥、木材。聚光灯下,一台台拌合楼吞进砂、石、水泥,吐出匀和的混凝土。门式起重机象巨大的长臂猿,伸出巨臂,把一罐罐混凝土提进仓号;浇筑大坝的战士们立即把混凝土摊平、铺匀、震捣密实。战士们自己设计制造的“自动喷水养护器”飞速转动,银色的细雨滋润着坝体。水电站的厂房基坑里,风钻突突地响,电铲把沙石块装进排渣汽车里……
潘家口水库是引滦工程的骨干工程。水库大坝高一百零七点五米,长一千零四十米,水库可蓄水二十九亿多立米。坝后是水电站,装机容量四十五万千瓦。开工三年来,指战员们顶住了“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战胜了地震灾害,年年提前完成施工计划。今年上半年,又提前半年完成了全年施工计划。
我们被指战员们这种高速度建设社会主义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正想请翟益涛谈谈工程建设者的英雄事迹,忽然听到一声询问:“你们见到翟支队长了吗?”原来是一位副大队长来找翟益涛解决难题。这时我们才发现,翟益涛已经不见了。我们同这位副大队长一起去找他,终于在“一六五防洪线”的一列机关车旁找到了。他正在拉着门式起重机的钢丝绳和战士们一起“挂罐”。一罐混凝土迅速准确地入仓了,他才拉着那位副大队长去研究问题。我们追不上他,索性爬上了暂时间歇的三号门式起重机。机械室里干净整齐,凡是金属暴露的地方都锃亮闪光。操作手徐俊峰和他的战友赵顺黄正在擦拭地板、维修机器。机械室中心滑环上放着一碗米饭,上面盖着菜。
“你们忙得饭都顾不上吃?”
“是小徐还没吃,他下午四点上中班,又连上大夜班。饭菜已经端来三个小时了,他还不吃。”赵顺黄埋怨着。
徐俊峰瞟了他一眼,说:“咱年轻人一顿不吃饭怕啥?国家造这么一台起重机不容易,地板不擦干净会生锈,机器不保养好会误大事。不珍惜一分一秒,凭什么和洪水赛跑?”
徐俊峰边说边引我们钻进操作室。透过玻璃窗,望见起重臂顶端的红灯在夜空中闪耀。他不愿谈自己,却向我们夸开了大队参谋长。参谋长,名叫孙仁义。随着工程的进展,门式起重机经常要移位。每次移位,孙仁义都要在起重臂上爬几个来回。今年五月二十六日,四号门式起重机移设安装,孙仁义清晨五点钟就来到起重机旁。他扒着钢筋组成的梯子向起重臂三十七米高的顶端攀登,起重臂凌空颤抖,他却镇定自若,如走平地,很快登上顶端,和战士一起拆卸、安装卷扬机钢丝绳,修理机器。他和战士们一起只用了二十五个小时就移设安装好了这台起重机。
“三号门式起重机起吊模板!”电话里传来支队长的命令。我们赶紧向他们告别,沿着灯火通明的机车道,走向四十五坝段。翟益涛恰好在这里,正同一大队三中队的战士一起浇筑混凝土。三中队是混凝土浇筑中队之一。他们这天夜间浇筑的坝段,属于攻占“一六五防洪线”的重点。块号位置使门式起重机无法把混凝土投进仓号,必须靠手推车运送。坝内廊道钢筋架密如蛛网,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翟益涛来到现场,在他的具体指导下,几位精明强干的战士,操起震捣器,侧身钻进钢筋网,挑出混凝土里的大石块,再用手一点点地把角角落落里的混凝土摊平,铺匀,震捣密实,保证质量。有的战士从白天到深夜连着干了十六个小时还没有下火线。
提起战士们连续战斗不下班的革命精神,翟益涛说:“这些年轻人象打仗打红了眼,拉都拉不下去!”他向我们连着说出了几个出色战士的名字。其中有装卸中队的王进社、董进胜。王进社是个班长,膀大腰圆,人称“大力士”。董进胜又瘦又矮,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一次,指导员“命令”他在家休息,一转眼他又偷偷跟着别的班去装卸水泥了。问他为啥这么拚命干?他说:四个现代化是大厦,潘家口水库是砖瓦,没有砖瓦怎么盖大厦!
新华社记者 史立成
本报记者 邢法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