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一本少年儿童喜爱的读物——推荐科学小说《“北京人”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9-03
第2版()
专栏:

一本少年儿童喜爱的读物
——推荐科学小说《“北京人”的故事》
卢继传
《“北京人”的故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北京电台对首都少年儿童连续广播。广播员的动人讲述,故事的感人情节,一下子把少年儿童吸引住了。一封封的信飞向电台、飞向作者。这些信表达了少年儿童对作者的热情鼓励,也表达了他们热爱科学的心情。
这本书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传播科学知识的。它通过一位发掘化石的老工人,给三位小朋友讲“猎火”、“喂柴”、“驱兽”、“打虎”、“捕鱼”、“杀象”、“学艺”、“埋尸”、“缝衣”、“钻木”十个故事,来介绍人类的祖先在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怎样学会用火,怎样提高驱兽、打猎的本领,怎样学会缝衣御寒,钻木取火,在历史的风浪中前进。十个故事独立成章,又巧妙地融为一体,使人们了解原始人类发展的历史概况。这本书主题明快。作者力求文字朴素、通俗;情节有趣,生动形象,带有童话的色彩,适合少年儿童的口味,博得了少年儿童的好评。这是作者刘后一同志和少年儿童交朋友,观察、分析他们的特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大胆尝试写科普读物的结果。
作者通过讲科学知识来宣传历史唯物主义,让少年儿童得到启示,悟出真理。例如,由于山洪淹灭了火种,娃母等人主张自己取火,巫爷却反对取火,也反对向外氏族借火,散布悲观失望情绪。在这场斗争中,山顶洞人的首领娃母坚持了正确意见,发动群众想办法,终于通过摩擦,取得了火种,使人类的祖先在支配自然力的斗争中,迈出了有伟大意义的一步。作者以这个故事来宣传敢于创新的精神,批判守旧、悲观的思想。每篇故事开头和结尾,作者通过老工人与小朋友的对话,扼要点明故事的主题。这样,书中所要阐述的思想,更容易使人们心领神会。
可以看出,作者是进行了一番尝试,努力创作少年儿童喜爱的读物的。既然是尝试,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无论是科学性还是思想性都还可以写得更加丰富些;二者怎样融会得更切题,也还值得探索。
科学普及如同播种,要开花、结果,让千千万万的干部、工农兵群众和青少年喜爱它,这就要花气力创造好的内容,好的形式。事实证明,把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运用小说、包括科学幻想小说、诗歌、相声和童话等等形式,介绍给大家,是受欢迎的。英明领袖华主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伟大号召,党中央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了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都来大胆尝试,写出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