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送歌送舞寄深情——中央民族歌舞团乌兰牧骑演出队在贵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9-30
第3版()
专栏:

送歌送舞寄深情
——中央民族歌舞团乌兰牧骑演出队在贵州
今年八月间,中央民族歌舞团乌兰牧骑演出队,前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慰问演出,消息传到黔南惠水一带农村,各族人民都喜笑颜开,奔走相告。他们听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派来的乌兰牧骑演出队,是由十二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其中还有当地苗族人民称为苗族的好女儿的罗秀英,都认为这是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又回来了。乌兰牧骑队员们每到一地,都被千千万万的苗族、布依族群众亲切地围拢起来。布依族人打着铜鼓吹着唢呐,苗族人吹起芦笙,青年姑娘们则唱起了她们新编的山歌:“万朵葵花向阳开,布(依族)苗(族)人民喜心怀,华主席派的亲人到,唱支山歌迎亲人”。歌声和鼓乐声汇成了一片雄壮欢乐的海洋。
乌兰牧骑演出队在惠水广场演出时,观众达七万人之多。有的是从八、九十里外坐班车赶来的,有的是提前几天就来到苗寨的亲朋家等候。在雅水公社广场演出前,聚集在广场上的上千上万苗族、布依族人民,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有的吹起芦笙跳起舞,有的吹着唢呐。许多苗族老人都笑得合不拢嘴,他们说:雅水是苗族聚居区,由于地方偏僻,从来没有剧团来过,这次乌兰牧骑到苗寨演出,是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的结果。在鸭绒公社广场演出的消息传出以后,八、九十岁的老人拄着拐杖,由儿孙们搀扶着来观看。鸭绒公社鸭寨三队一位九十一岁的苗族老人吴乔发,前几天听说乌兰牧骑演出队到了县里,就天天到公社去打听什么时候到苗寨来。现在演出队来苗寨演出了,他心情很不平静,边走边说:“千山万水送戏来,华主席和苗家心连心。”
为了使少数年老体弱和腿脚不便的人看上节目,演出队组织三、五个人一组的小型演出队,携带乐器深入到一些社、队演出。在鸭寨公社一个生产队里,一位年已七十八岁名叫吴囡茂的苗族老大娘边听边说:“我腿脚不灵了,不能到广场上去,你们到我家院里来演唱,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样的大好事,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又回来了,华主席领导真是好。”
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海政文工团苗族演员罗秀英,这次被邀请参加演出队回到贵州,受到当地各族人民格外热烈的欢迎。她每到一处,就有群众围拢来看她。因为人们从报纸上早看到了罗秀英曾代表贵州惠水地区苗族、布依族人民,给《人民日报》写信反映当地干部作风和执行政策中的问题,要求领导上派人去看看苗家寨。华主席对她的信作了重要批示,中共贵州省委立即落实了华主席的批示。因此,各族人民从心里感激罗秀英。这次罗秀英和演出队一起来到家乡慰问演出,又见到了苗族众乡亲。她用苗语热情地同乡亲们打招呼,许多苗族老人感动的流下了热泪。华昌一队一位苗族老人王保民握着罗秀英的手,无限深情地说:“二十年了,你没有忘记苗话,没有忘记苗寨的贫下中农,这要感谢毛主席的民族政策,是毛主席、周总理把我们苗家的一个放牛娃,培养成了一个好演员。今天你回苗寨来给我们唱歌,全靠华主席领导的好。”
各族群众把演出队当作华主席派来的亲人。演出队每到一地演出,都接待成百成千的群众。在一个月中,有上千上万人来找演出队、找罗秀英谈话,群众托演出队给华主席、党中央转的信达二百零五封,演出队变成了工作队。
乌兰牧骑演出队结束了在惠水县的演出,又在黔南、黔东南两个民族自治州的所在地和三都水族自治县进行了十多场的慰问演出。他们每到一地,都深入到各族人民群众的火热斗争中去,向各族人民学习,编写当地少数民族的歌曲,并立即演出,深深受到当地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本报特约记者 鲁 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