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要让用户满意人民高兴——上海市纺织系统整顿提高产品质量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02
第2版()
专栏:

要让用户满意人民高兴
——上海市纺织系统整顿提高产品质量的经验
上海市纺织系统大打产品质量攻坚战,一些长期没有解决的质量问题有了突破。从八月一日开始,向国内外市场大量供应的棉线卡其和华达呢,都经过防缩处理出厂,缩水率从百分之五下降到百分之二以下。用这样的布做服装,可以完全避免洗涤后尺码不合身的问题。涤棉卡其统统经过树脂整理,色泽综合牢度提高一倍以上,起毛、发旧现象减轻,弹性也更好。针织品的变形问题有所改进,棉毛衫的袖子将不象过去那样越穿越长。曾被人们讥称为“前进袜”的锦纶丝袜,由于改进生产工艺,消除了后跟向前跑和袜统下垂毛病,被评为优良产品。绚丽多采的羊毛衫,起毛起球情况大为改善;毛织品的手感弹性进一步提高;色布染色更加均匀;印花布提高了印制效果;真丝织物的织造和染整质量也更好了。
第一,把工作转到质量第一的轨道上来,首先要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棉布缩水、涤棉卡其起毛、针织品变形等问题长期不得解决,不完全是技术上的原因。十多年前,上海有的工厂就已经采用防缩设备,生产出缩水率在百分之二以内的“优级防缩”产品;树脂整理技术也开始运用,产品质量较好。后来,主要是由于“四人帮”干扰破坏,质量又下降了。这次为什么抓了几个月就大见成效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华主席、党中央关于提高纺织品质量的重要指示深入人心,上海市纺织局和有关公司党委发扬整风精神,坚决把工作转到质量第一的轨道上来。针对“四人帮”在质量问题上散布的大量谬论,全系统开展了产品质量“三大讲”:大讲毛主席、周总理、华主席怎样重视产品质量的,大讲林彪、“四人帮”怎样破坏质量的,大讲自己在坚持“质量第一”方面的经验教训;肃流毒,治内伤,分清是非,拨乱反正。广大干部、工人、技术人员真正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是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度发展的必需,产品质量的好坏是衡量工业生产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产品质量是一个路线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尽快提高产品质量,是贯彻落实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要求,是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开展了
“这笔帐应该怎么算”的讨论,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不能只算企业的小帐,要算国家和人民的大帐。例如:如果不把缩水率降下来,群众做衣服就要多买布,多花钱,甚至还会使整套衣服不能穿用。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以前总觉得缩水率能做到百分之五,达到老标准已经很不错了,就是没有认真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端正了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很短时间里,就制造和改造了一批专用的防缩设备和树脂整理设备,一举解决了棉线卡其、华达呢缩水和涤棉卡其起毛等问题。
第二,抓住质量上的关键问题,定出主攻方向,抓紧抓狠,一抓到底。
上海市纺织工业局整顿产品质量一开始,领导就亲自动手,调查研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解决十个老大难质量问题,并把它作为主攻方向;年内全系统创出二百种优良产品,五十种名牌产品;创办五十个“质量信得过”工厂;把五种落后于兄弟地区的产品抓上去。围绕这些目标,局、公司和各工厂企业都制定措施,规定进度,狠抓落实。上海针织六厂生产的“鹅牌”32支精梳精漂汗衫,具有布质挺括、细皱纹少、光洁度好、布面清晰的特色,二十年来远销四十多个国家。但在“四害”横行时,生产这个产品的一整套严格的工艺要求,被说成是“束缚工人手脚”的管卡压制度而冲掉了。工人们气愤地说:“‘鹅牌’变成了‘鸭牌’。”在这次整顿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厂党总支发动干部、群众深揭狠批“四人帮”,班班组组肃流毒。厂长和技术人员一道道工序调查分析,找出与广州“鲨鱼”牌的差距,全厂上下各个部门一起动手,经过八次系统的实验,终于摸索出一套比原来更严格、更完整的生产工艺,使“鹅牌”汗衫质量超过历史先进水平,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中最好的一种。
为了在短期内达到具体的目标,每个行业都抓住质量上的主要矛盾,集中精力一个个地加以解决。棉纺工业公司首先针对用户厂的批评,把降低纱织疵率作为整顿棉纱、棉布质量的重点,发动群众提高操作技术,开展防捉纱织疵竞赛;加强管理,分清责任,把质量指标分班分组落实到每个工人。从八月下旬开始,棉纺织行业的平均纱织疵率降低到百分之三以内,达到先进水平。在这基础上,他们又抓住降低细纱断头这个关键,组织全行业总结推广了降低断头的七个方面、四十五条经验。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抓,把其他各项工作也都带动起来。由于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经过九月份“质量月”,十个老大难质量问题已基本解决,五个落后于外地的纺织品,也摘掉落后帽子。
第三,广泛开展“产品质量信得过”活动。
纺织品的生产特点是多工序。从纺纱、织布到印染,或者从纺纱到织造各种针棉织品,都要经过几十道工序。针对这一特点,上海纺织工业局在整顿、提高产品质量中,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他们不仅继续组织“万米无次布”等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而且把“产品质量信得过”活动广泛开展起来,形成浩大的声势。上海色织一厂三次修订岗位责任制,规定了以个人“质量信得过”保小组、小组保车间、车间保全厂的“三保”措施;还在车间主任、轮班工长中建立干部“上岗制”,将原来对质量进行一次检验、一次抽查,改为两次检验、三次抽查,牢牢把关。经工商联合鉴定,这家工厂已被命名为“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在质量工作上以严细著称的大庆式企业嘉丰棉纺织厂,又向自己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厂部成立了“信得过”活动领导小组,经常对这项活动进行研究、检查、总结和交流。几个月来,全厂已先后评选出一百四十几名“信得过”个人和四个“信得过”小组。六月份以来,这个厂所有的质量指标全面达到和超过国内先进水平。
上海纺织系统还组织厂际互帮互学,对质量长期不稳定的单位,组织先进企业对口帮助,搞“名医会诊”。第二印染厂年初印花布补印率高达百分之六十,是行业倒数第一名。印染公司组织第十一印染厂等四个补印率低的厂上门“会诊”,帮助出主意,订措施,使该厂补印率迅速降低到百分之十九点八。
目前,全系统已经命名三十九个“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给二百九十六种产品颁发了“优良产品”证书,并给这些工厂发了奖状。全局百分之九十的单位,产品质量超过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
第四,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上海纺织工业局认识到,一个企业如果管理不善,技术水平低下,搞好产品质量是不可能的。根据《工业三十条》的要求,在产品质量攻坚战中,从局到厂都把搞好企业管理整顿作为一个关键,牢牢抓住不放。讲究科学管理,实行文明生产。许多企业从整顿生产秩序入手,把设备一台一台地整修好,把工艺一道一道地重新审查修订,把操作要求一道一道明确起来,把制度一条一条健全起来,使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第五,提倡高标准严要求,既要看质量指标,又要照顾用户的特殊情况。
衡量纺织品的质量标准,既要看质量指标完成得如何,更要看用户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树立起这种思想,抓质量就会不松劲,永不满足。大庆式企业上海第十二棉纺织厂,是纺织系统第一批获得“产品质量信得过”证书的单位。这个厂提出,只要用户厂的产品还没有成为优良产品,就不能说自己的产品质量真正“信得过”。他们主动派人巡回到用户厂听取意见和批评。一次,派出去的人在第二十七织布厂跟班劳动,发现由于本厂供应的棉纱纱疵多造成布机大量停台,就立即向厂部汇报。工厂很快同有关车间研究,及时整顿机械,迅速把纱疵降了下来。他们还主动向二十七织布厂提供一种技术革新装置,使这个厂的下机一等品率从百分之七十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五。最近,上棉十二厂本着“为用户服务,就要一包到底”的精神,又同主要用户单位二十七织布厂、上海绒布厂签订了质量协议书,规定由于十二厂半制品质量不好而影响最后成品质量,就承担责任,赔偿经济损失。上海第五毛纺织厂生产的羊绒纱,过去质量分等时,一、二、三级纱都属于正品纱。但用户单位羊毛衫厂使用三级纱会影响成品质量,第五毛纺织厂就主动修改质量标准,把三级纱列为降等纱。这样,用户厂完成质量指标有了保证,但羊绒纱的正品率从百分之九十五下降到百分之七十八。他们宁愿自己完成质量指标暂时低一点,决心为用户服务得好一点;同时积极改进管理工作,加强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把关制度,使羊绒纱的正品率又逐步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目前,“为用户厂服务”的思想,在全市三十多万纺织职工中逐步树立起来。
孙中兰 吴复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