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访“绿色金库”——福建南平市王台公社溪后大队林业迅速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03
第3版()
专栏:

访“绿色金库”
——福建南平市王台公社溪后大队林业迅速发展
从鹰厦铁路上的莱洲站穿过富屯溪,沿林区公路西行八公里,就到了被人们誉为“绿色金库”的福建省南平市王台公社溪后大队。
一九六一年一月,敬爱的朱委员长视察过溪后大队,指示要很好总结培育杉木丰产的经验,多种一些杉木,提高杉木的出材量。
溪后大队早在五十年代就以杉木高产名闻全国。据一九五六年调查,这里有一片五十亩的四十年生的高产杉木林,每亩平均蓄积量达七十八立方米,居全国首位。一九五八年以后,林业部曾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介绍他们的经验。全国先后有二十四个省、自治区的林业工作者来这里取经学习。
最近,我们访问了溪后大队。一走进林区,就仿佛置身于绿色海洋之中。只见群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万树苍劲挺拔,层林滴翠。密林深处,人们正紧张地劈草松土,抚育幼林;采伐场上,油锯轰鸣,山脚公路边,一批批待运的木材堆得象小山一样。这个仅有二千三百多人口的大队,新中国建立以来,人工造林一万七千多亩,百分之八十是杉木林,为国家提供了十八万二千立方米木材。敬爱的周总理生前关于林业经营要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遗愿,在这里已经变成了现实。
在访问中,这个大队坚决贯彻党的林业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保证社会主义林业迅速发展的许多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队党支部的同志介绍,他们在贯彻落实党的山林政策中是有过教训的。原来高级农业合作社时规定,社员林木折价入社,每年从采伐木材的山价款中,抽出百分之四十归还。可是,一九五九年,当地出现了一股平调风,所有权被打乱,这个大队只得山价款的百分之二十,其余百分之八十都被县、社平调去,林木折价款停止归还。这样一来,社员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一连三年造林和抚育工作都停顿了,而采伐却照常进行,每年要消耗森林资源六百多亩;原来大队列为禁伐保护的三片高产杉木林,也有两片共六十多亩被砍光。
一九六二年,这里开展了整风整社运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有关山林的政策规定,进一步处理林权上的问题,重新办理国有林托管手续;给每个社员一定数量的“自留木”;同时重申高级社时期确定的归社员个人所有的零星树木和社员在村前村后、房前屋后种植的树木仍归社员个人所有,还宣布林木入社股票依然有效;林木折价款逐年归还等。这一年,兑现给社员林木折价款、付给生产队护管费和造林育林补助款近六万元。政策一落实,溪后大队林业生产的面貌迅速改观。大队党支部指派一名副书记专抓林业,并组成有五名老农代表参加的林业领导小组,恢复了专业的营林耕山队,把需要抚育管理的幼林和需要更新的迹地,逐片勘查登记,每年秋冬大搞造林和抚育更新活动。到一九六六年不但消灭了荒山,还把四千多亩采伐迹地重新种上杉树。此后,每采伐一片森林,第二年就重新造上,并对一些疏林地进行了改造。由于坚持随造随管,精心抚育,做到了造林一片,成林一片,速生丰产,造林成活率和森林保存率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为了体现按劳分配政策,大队党支部把大宗林活包给各生产队,从山价款和育林基金付给报酬;专业的营林耕山队,则单独评工记分,队来队去,参加生产队分配。耕山队工分值低于生产队的,他们就从造林育林费中拨款补助。这样,不仅生产队感到满意,积极支持办好专业队,队员们也很安心林业劳动,使营林耕山队能长期坚持下来,社员群众的营林积极性始终很高。营林耕山队除做好采种、育苗、管理苗木、指导造林抚育等工作外,还经营各种果树、油茶、油桐和茶园,扩大了生产门路,增加了大队的收入。
溪后大队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还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封山育林、护林防火、合理采伐、社员用材等方面都规定了制度,这些制度得到社员们的拥护,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
溪后大队群众经营杉木很有经验,由老农、干部、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的林业科研小组,经常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我们在溪后大队看到了两片长势不同的杉木林:一片是采用一般整地挖穴法营造的,树林参差不一,杉木粗细悬殊,疏密不均。另一片是采用全面整地、开撩壕营造的,整个林地通风透光,整齐美观,杉木刚劲挺拔,冠幅匀称,株株活象一尊尊小宝塔,充分显示了科学造林的威力。合作化以来,他们在总结本地经验的同时,十分注意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为了培育杉木速生丰产林,他们在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从两千七百多亩成熟林里选择了十六株“优树”。其中有一株树龄在一百二十六年以上,树高二十六米,胸径九十五厘米,单株材积有十多立方米,人们称这棵树为“杉木王”。他们从这些“优树”采穗嫁接幼树,建立了十五亩无性系种子园。有一株用“杉木王”穗条嫁接的幼树,树干粗壮挺直,冠幅苍翠欲滴,较之其他嫁接的幼树,更加显示出其优良性状。大队林业科研小组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株幼树今年已第一次结果了。
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溪后林业发展展示了更加广阔的前景。这里的干部和社员正在为实现苗木良种化,管理科学化,生产机械化而努力。
新华社记者 林俊卿 刘仙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