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从《大海汹涌》说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22
第6版()
专栏:

从《大海汹涌》说起
钱仁康
匈牙利电影《牧鹅少年马季》的作曲者萨博,写过许多工人歌曲和革命题材的作品。其中清唱剧《大海汹涌》是一部有合唱和独唱的交响曲;说得更确切些,是一部声乐协奏曲,其中交响乐和声乐前呼后应,交相辉映,塑造出宏伟壮丽的音乐形象。
《大海汹涌》是根据匈牙利革命诗人裴多菲的诗写成的。裴多菲在一八四八年三月革命时写了这首热情洋溢、气势磅礴的诗,表现了对革命的乐观和胜利的信心。“大海”象征人民的力量,代表这一年匈牙利和欧洲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诗的结尾,画龙点睛地说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虽然船在上面,
水在下面,
然而水仍是主人翁!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是永恒的,然而古往今来的剥削阶级统治者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只顾自己作威作福,而不管人民死活。比如法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路易十五就说过:“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路易十五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和罪恶的资本主义联系起来。他写道:“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就是每个资本家和每个资本家国家的口号。因此,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
从裴多菲的《大海汹涌》和路易十五的“名言”,使人想到了今天河内当局的暴行和越南人民的苦难。越南那些凶恶残暴的领导人,为了对外侵略扩张,实现他们那个“印度支那联邦”的迷梦,不但悍然发动侵略战争,霸占柬埔寨的大片领土,而且在国内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对越南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他们甚至惨无人道地把大批难民搜刮一空之后推出国门,任其漂流海上,让他们流落异乡,甚至葬身鱼腹。河内领导人的这种反动政策,真是比洪水猛兽还要残酷厉害。但是,古往今来,任何反人民的统治,最后总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别看他们今天搞得“洪水滔天”,终有一天这场洪水是会把他们自己吞没掉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