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阅读
  • 0回复

这种怪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01
第4版()
专栏:

这种怪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中共河北省大名县县委副书记 李志安
最近这两年,我在段村公社西未庄大队蹲点。多年来,这个自然条件相当好的大队生产搞得不好,原因是生产管理没有责任制,分配搞平均主义。每天社员下地,广播喊,队长叫,半天集合不齐。到地乱点兵,干活一窝蜂。干部埋怨社员出工不出力,社员埋怨干部不公平。这样年复一年,生产上不去,分配水平低。
后来,我和大队的干部、积极分子一再商量,实行了一套“定额到组,超产奖励”办法和责任制度,规定超过预定产量的作业组和劳动好的社员,奖给工分和现金。这样就把搞好集体生产同每个社员的物质利益结合了起来,使他们都关心生产计划的完成。
这套办法实行以后,效果很好。社员下地不用喊,干活很自觉,工效、质量都提高了。过去,一眼机井八个人管,一天浇五亩地;如今四个人管,一天浇十亩地。一九七七年,粮食平均亩产由四百多斤提高到六百斤,去年又提高到八百斤,社员收入显著增加,集体经济的家底也厚了。去年大队新打了五眼机井,还买了电动机、柴油机和牲口等。这一切,不是证明这套定额到组、责任到人、超产奖励的办法,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的正确措施么?可是在一段时间里,我心里七上八下,思想斗争很激烈。因为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这类做法都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复辟倒退”的帽子,一再受过批判,我这样做会不会又犯方向路线错误呢?当时,我经过反复考虑,最后决定采取这样的对策:既要干,又不留下小辫子给人抓,实行严格
“保密”,规定这套做法只在本大队试行,不准传播到外村,也不在公社推广。
直到一九七八年下半年,报纸上开始不断登载关于按劳分配的报道,上级也说可以在生产队推行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我心里这才觉得有了“底”,不过想起来还有余悸。
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党中央领导同志说过:“思想不解放,思想僵化,很多的怪现象就产生了。”上面这件严格“保密”的事,不就是怪现象之一吗?
我觉得能不能跟上党的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打破思想僵化,消除思想余悸,是个重要的前提。多年来,我们不少同志的思想处于僵化或半僵化状态,书上没有的,文件上没规定的,上级领导没有讲过的,就不敢说,不敢干。新的办法不敢想,新的路子不敢闯,一切照抄、照搬、照转。每次上级开会,我们就仔细听,好好记,回去把原文传达下去,就算了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我们呢,往往把文件、书本上规定的条条框框,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象这样的精神状态,怎么可能参加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的伟大进军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