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替农业科技人员说几句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01
第4版()
专栏:新华社记者来信

替农业科技人员说几句话
最近,记者在湖北省襄阳地区采访,听说不少农业科技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通过调查了解,除极少数人怕艰苦而不安心本职工作外,绝大多数是由于各级领导对农业科技工作重视不够,科技人员用非所学,科研经费不足,或者他们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具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造成的。
襄阳地区现有农业科技人员一千四百零六人。他们绝大多数长期和贫下中农实行“三同”,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在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实行科学种田,培训技术队伍,促进农业增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有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这些问题是:
一,农业科研事业费不足。据反映,现在,这里的科研事业费还是按一九六六年的在编人员数下拨的。这样一来,有些科研单位连职工吃饭、住房问题也不能解决,只好挪用科研经费,甚至卖掉科研设备来解决吃饭住房问题。例如,光化县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八年,挪用科研经费五万七千多元,占四年科研费总额的百分之八十。由于挪用了科研经费,造成科研项目削减,计划项目完成时间延长;科学普及工作也受到影响。这个地区还在社队选拔了二百多名有经验的农民技术员,十几年来,他们在农业科研上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由于上面不予承认,至今还自带口粮,背着“米袋子”搞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农业科技人员用非所学现象严重。近十年来,这个地区从各县农业局调出的技术干部共五十五人,这些同志大部分都是农业技术骨干。据初步统计,各县农业局和各公社农技站两级共有技术人员五百九十五人,其中长期被调去搞“路线教育”工作队的就有二百九十五人,被外单位长期借用的十四人。因此,除老弱病残外,真正搞业务工作的只有二百五十九人。光化县张集公社一位农业技术员,是一九七六年分配来的,两年来一直在公社党委书记蹲点的生产队
“守点”,书记走了当劳动力,书记来了当服务员,叫干啥就干啥,根本不能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三,农业科技人员工作上、生活上存在的许多具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许多农科人员十多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作出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等问题,长期不能入党。有些领导干部蹲点时对农业技术人员争着要,而对他们的思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很少过问。农业科技人员生活上的问题更多。全地区至今还有九十二个农业技术人员没有房子住,有的人长期住旅社。在福利待遇上,农业技术人员远不如其它战线的科技人员。农业科技人员长期在农村,日晒雨淋,工作辛苦,领导上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但是,他们既没有劳保福利,也没有一个安定搞科研的环境。有的人出差连伙食补助费也不能报销,至于夫妻分居、孩子上学、疾病治疗、恋爱婚姻等方面问题就更多了。他们十分感慨地说:“我们搞农业科研的人,是‘头等的光荣,末等的待遇’。”
上述这些问题所以长期得不到解决,其根本原因,是林彪、“四人帮”推行的极左路线干扰破坏。但是,有些领导干部对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快慢,将起决定性作用。同样,农业科技的发展,对迅速改变我国农业的落后面貌,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农业科技人员是向农业现代化进军的骨干。希望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农业科技这支队伍,要把他们当成国家的宝贵财富,不要认为“有你也生产,无你也打粮”。
段贵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