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节约用纸,合理用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1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节约用纸,合理用纸
打倒“四人帮”以后,各种报刊杂志相继复刊、创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出版社、邮局收到的许多读者来信看,这几年出版的《科学实验》、《无线电》、《科学画报》、《人民文学》、《少年文艺》、《小朋友》、《儿童时代》、《中学科技》、《少年科学》、《世界文学》、《中小学外语教学》等刊物,很受欢迎。广大读者称赞这许多刊物在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迫切要求订阅。但是,由于这些刊物都是限制发行的,许多读者想订订不到,想买买不到,只好望洋兴叹。
据出版部门的同志说:现在不但这些科学普及和文艺刊物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而且连学校的教科书也没有印足,一九七七年全国就有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课本不全或没有课本。今年印中、小学课本的纸张也短缺很多。这种状况,对于发展我国科学、教育事业是很不利的,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纸张供应不足。
许多单位的同志反映,一方面,我国纸张供应满足不了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却又同时存在着严重的用纸不合理和浪费纸张的现象。有些机关和单位公文多、简报多、内部刊物多、会议文件多、自印学习材料多,存在着这“五多”现象。有一个部,自印各种文件、简报、内部刊物等多达七十几种,部里一些同志认为,如果按照实际需要,这些文件刊物的种类和印刷数量至少可以精简一半。有的机关每天都要收到十几斤重的文件材料,而其中的不小一部分收到后并没有人看。很多单位自印的“学习材料”,只是收集报刊文章,内容重复,并不受欢迎。很多会议发的简报、发言稿、学习资料等,常常一发就是几百上千套,每套用纸好几斤。有的会议闭幕后,还要把这些文件资料汇编起来,给会议参加者每人发厚厚的一本。用公费订阅书报刊物的数量也很大。据一九七七年统计,全国新华书店销售的图书中,公费购买的占了一半。北京市各邮局发行的报刊中,公费订阅的占了三分之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公款买书订报发给个人的。由于这些书报刊物并非完全从本人需要出发订购,所以利用率不高。有的部门和单位用纸无计划,宽打窄用,积压了大量纸张。
有关单位的同志呼吁尽快杜绝这种种用纸不合理和浪费纸张的现象,以便把节约出来的纸张用到真正迫切需要的地方去。他们建议:(一)精简“五多”。“五多”现象不仅耗费了大量纸张,而且助长了官僚主义、文牍主义。各部门、各单位要压缩各类可有可无的印刷品,坚决做到可不印的不印,可少印的不多印。(二)发扬实事求是精神,各种会议根据参加者的需要发文件,不要不看对象,“吃大锅饭”;要克服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大大压缩公费订阅书报的数量。(三)加强纸张管理和书刊出版管理工作,真正做到计划用纸和合理用纸。
新华社记者 周长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