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五亿元资金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15
第2版()
专栏:怎样加快农业发展?

五亿元资金从哪里来?
中共山西太谷县委书记 李应明 县革委会主任 周媚成
我们太谷县是山西省确定的农业机械化试点县,任务光荣,担子很重。今年年初,我们在制订规划时,算过一笔帐:全县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约需要投资五亿元左右。这么大的投资从哪里来?光靠国家支援行吗?按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八年五年的统计,国家对我县农业机械化的投资,平均每年一百三十万元左右。即使今后国家每年投资加大一倍、两倍,甚至几倍,全县实现农业机械化,至少得等一百年以上的时间。可见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必须以自力更生为主,以国家支援为辅,主要靠走自己筹集资金的道路。
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笔钱的积累,光靠粮食种植业的收益,是不行的。五亿元的资金,相当于四十亿斤左右粮食的价值(还是按今后粮食收购价提高来计算的)。我们县每年的粮食总产只有两亿斤左右,向国家交售粮食才六千万斤。如果今后每年粮食的增产与交售量以百分之十的速度递增,也需要有二十八年的时间,才能取得五亿元资金。况且除去生产费用、社员分配,剩下的就不多了。靠这点钱来发展农业机械化要等到何年何月呀!
可靠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要大抓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走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胡村公社敦坊大队积累资金的经验值得借鉴。这个大队前些年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把工副业当作资本主义批掉了,弄得集体经济空空荡荡,买一台东方红七十五马力拖拉机,靠全村家家户户出点钱,才勉强凑足了两万元。后来,他们抵制了极左路线,先后办起了砖厂、修配厂、机械加工厂、缝纫厂等,全面发展了经济作物种植,使集体经济收入大增。一九七八年,全大队工副业收入达六十多万元,占到了总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七,其中二十多万元用于发展农业机械化。这个大队从一九七三年到一九七八年,六年中投入农业机械化的资金就达五十多万元。现在,全大队拥有汽车一部、大小拖拉机二十一台、电动机二百台、水泵一百多部,其它各种农机具几百件,农机总动力已达七百六十多马力,实现了耕地、耙地、排灌、脱粒、植保、收割、播种、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近五年粮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近五十万斤,平均增长速度为百分之十五。
典型引路,心中有数。我们县委大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恢复了传统的多种经营,大办社队企业,去年仅社队企业总收入就达一千多万元。这两方面的收入,使全县总收入比一九七七年增加百分之十点五四。近几年农业机械化的投资,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就是从此而来的。所以,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先得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准备条件,这是最现实的态度。至于技术人员的培养、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等等,都有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来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