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阅读
  • 0回复

为送煤工人呼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6-22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为送煤工人呼吁
十几年来,北京市煤炭行业技术革新没人抓。许多小胡同、深院用煤,还要用三轮车送。尤其是楼房,送煤更困难。宣武区九个煤柴厂只有三个自制的上楼机能够上楼;煤炭行业的主要劳动还是背筐搬煤。每个工人平均每天要送六千斤煤。搬一板蜂窝煤(五十块)有七十五斤重,有的要进三、四层的深院,有的要搬上三、四层高的楼,天天如此。这样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是铁石人也要喊苦的。但是我们的送煤工人还是克服困难,春夏秋冬,风里来,雨里去,坚持把煤送到居民家里。
北京的住宅种类繁多,尤其楼房,各式各样,规格不一。有的旧式小楼,楼道窄,木梯陡,一走三颤,搬七八十斤煤上去,其困难情形是可以想象的。西珠市口大街八十四号由于院深,需要走一百二三十米,才能把煤送到居民家里。现在北京楼房多而高。搬煤上高楼,老工人做不到,青壮年也很困难。
有相当一部分人和单位,看不起送煤工人。他们虽然嘴上不再喊“臭煤黑子”,但一看到送煤的就躲得远远的。报纸和其他宣传机构,应该不断批判这种不正确的思想。
有些人以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为理由,苛求工人,工人把煤搬上楼以后,还要让码到厕所里或码在床底下。
一九七八年初,天桥煤厂改革上楼机,和有关部门商量,要在每个楼的房檐上安个钩子,需要他们支援一些三角铁,煤厂自己动手安。就这样一个要求也不能满足。我们管理处还几次向建筑设计部门建议,在设计楼房时考虑一下送煤问题,但他们置之不理。为什么楼房能设计倒脏土的装置、处理粪便的装置,而不能考虑一下送煤的问题呢?
领导干部很少到煤炭行业劳动和调查研究、体验生活。一九七五年,区财贸组有两位干部来煤厂了解情况,说要参加劳动。我们分配给他们煤厂最轻的保管工作。他们只干了两天半,就没有再来。
部分群众向报社反映送煤不进深院、不上楼等问题,报社只管往各部门转人民来信,为什么不能调查一下情况,找找原因呢?
以上事例说明,许多人和单位(包括报社)对煤炭行业是不重视的,这行的社会地位是低的,所以招工都困难。
北京的楼房越来越多,越盖越高,如果光靠工人拚体力,而不迅速解决机械化问题,就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用煤要求。因此,呼吁领导上快引起重视。
北京宣武区煤炭管理处宣传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